李宁:别轻率断言中国经济陷入“滞胀”

2016年04月13日 06:1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李宁认为“韧性”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题眼”。我国经济的韧性强,意味着承受度高,留给市场自身调整的空间比较大,当然也就粉碎了所谓的“滞胀”、“硬着陆”、“衰退”等唱衰中国经济的论断。

  资料图片

  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后,关于我国经济出现“滞胀”的论调卷土重来。数据显示,3月份 CPI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上月相同。

  所谓滞胀,是指在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与经济低速增长交织并存的状态。其表现形式是,一方面经济增长缓慢或停滞,由此引起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通货膨胀加剧,物价持续上升。经济一旦出现滞胀,对国民的伤害非常大,所以市场敏感度较高。

  那么中国经济真的陷入“滞胀”了么?

  首先,仅用一季度的CPI数据难以断言我国经济出现通货膨胀。即便CPI进入上涨通道,达到通货膨胀水平,也需同时观察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目前,一季度GDP的统计数据还未出来,就业率等指标也还是未知数。所以,从数据指标方面分析,用短期、片面的数据断言中国经济陷入滞胀,轻率而且站不住脚。

  其次,经济数据只是观测指标,不能仅用简单的数据来评判一个经济体的发展,尤其对中国,必须结合中国的人口结构、工业化程度和地区差异等来考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和刚刚召开的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了我国经济具有“韧性”的特点。“韧性”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题眼”。我国经济的韧性强,意味着承受度高,留给市场自身调整的空间比较大,当然也就粉碎了所谓的“滞胀”、“硬着陆”、“衰退”等唱衰中国经济的论断。

  我国经济韧性强,是基于我国经济体制、人口结构、经济结构等各方面的综合理性判断。

  第一,目前我国正处于从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转化的过程中,虽然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但是对经济的韧性贡献大。我国有一半左右的人口是农业人口,其中一部分人以农民工身份在城市打工,一旦经济出现起伏,这部分人可以回到农村从事生产,解决生活问题。

  第二,改革红利正在释放,增强了经济的韧性。2011年启动实施的营改增,有力助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上海、广东、北京等较早试点营改增的地方,率先推动了经济的转型升级,这些地区目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财政收入的增长点。当然,在GDP增速带动方面,第三产业要比第二产业慢,不过在促进就业、提升居民收入方面,却比第二产业涉及的人口多,辐射面也更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就业超额完成政府预期目标就是一个例子。另外,我国坚持推进简政放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特别是“双创”,推动新增注册企业快速增长,也是增强经济韧性的重要方面。

  第三,经济具有韧性的同时,其他指标显示了经济企稳回升的趋势。比如连续四年同比负增长后,3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升,上涨0.5%。另外,国家统计局4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环比上升1.2个百分点,这一数据超过此前市场预期的49.4%,也是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扩张区间对于这些经济信号,李克强总理用“超出预期”来形容。这说明我们政府具有把控宏观经济形势的能力,只要经济增长数据处于合理区间内,就没必要担忧经济陷入“滞胀”。(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李宁)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理性看待中国与发达国家GDP增长真相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

     应对当前中国经济充满信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