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的春天需要更多的“胡歌”

2016年04月12日 11:04   来源:千龙网   姜雪峰

  春天总是孕育着希望,对于中国足球改革来说也亦然。去年春天公布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了足球改革的大方向;今年春天公布的《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了改革细则和时间表。从方案到规划,这会是中国足球的“春天”吗?

  4月11日,中国足协在官网公布了2016年到2050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这份时间跨度长达35年的足改规划,最引人关注的是,明确了中国足球发展的政策和时间表。

  2016至2020这5年的近期目标,就是要打下坚实的基础,完善足球运动场地等规划。而2021年至2030年的中期目标,则是要实现扩大中国足球影响力,跻身世界强队的发展目标。《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到2030年国家队的目标:男足跻身亚洲前列,女足重返世界一流强队行列。也就是说,最多再过15年,国足就会冲出亚洲,女足就会重返世界之巅。这也是很多人的疑问,能实现吗?

  暂且不论目标能否实现,我们不妨看看15年后的国脚们,现如今在哪儿。以足球运动员25岁为最佳年龄的话,如今10岁左右的少年,将是2030年的主力队员,这与现在国少队的年龄构成相似。但在横向对比上,近些年国少队与国外同年龄段的对手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自从2004年那届中国国少队在亚少赛夺冠、在世少赛夺得第7名之后,就再难重塑辉煌。在近些年的亚少赛上,国少队连续8年小组未出现,去年甚至连预赛都未出线。04年夺得亚洲冠军的那些国少队员,如今在中超赛场上也只有于大宝、王大雷、杨旭等几人。

  残酷的现实已经证明中国足球的后辈力量还依然薄弱,没有潜力巨大的足球少年,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足球制度,没有引以为傲的国少成绩,中国足球未来的“春天”在哪里?青黄不接的足球人才匮乏,是阻碍中国足球发展的根结所在,也是足球改革的关键所在。

  所以关于校园足球和专业人才的培养,是这份《规划》中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中国足球崛起的中期目标,就必须严格落实打好基础的近期目标。也就是在2016到2020年,要满足并培养人们对足球的基本需求和氛围,要强化校园足球等基层足球活动,也要从管理和制度上打下基础,这就是“保基本、强基层、打基础”的近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时间和政策上的近期目标与国家“十三五”规划相协调,在规划公布的专栏中也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校园足球事业的发展愿景。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旋风十一人》或许就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了范本。有条件的萃英中学聘请了专业足球教练穆奇(胡歌饰),他的到来从技术上和体能上彻底改善了校足球队,从一盘散沙到一匹黑马,在市级和省级联赛中不断取得好成绩。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孩子喜欢足球,并且很有天赋,但就是缺少专业人士的指导。所以提升校园足球的水平,必须先要形成一整套完善的足球人才选拔培养机制,让高水平的教练科学指导孩子们的训练,让“伯乐”发现埋没在人群中的“千里马”。每所学校都应有穆奇那样的足球教练,这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青少年的足球水平。

  因此在《规划》中就提出:将校园足球骨干教师纳入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等培训项目,对5万名专兼职足球师资进行培训。通过购买服务、特聘教师等方式,聘请退役运动员、教练员参与校园足球发展。

  中国足球有了远大目标和规划,也迈出了足球改革的步伐,不过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如今踢球的00后们,能否在十几年后承担起中国足球重任,还很难预测,但改革的步伐至少让我们有了更大的期待。只有培养高水平的专业教练、发掘具有天赋和潜力的足球少年,形成全社会的足球氛围和文化,中国足球才会迎来“春天”。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