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积淀,让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成为可能

2016年03月30日 15:10   来源:光明网   贺 洁

  执行难,是法院工作的“顽疾”,它仿佛就像一座“火焰山”,火舌肆虐,烈焰炙烤着每一位法院人的心,成为心中抹不去的痛。

  面对百转千回的蜀道,李白曾不禁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可与执行难相比,有人却发出了“执行难,难于攀蜀道”的感慨。执行难已由法律问题演变为社会问题,受到各方的关注,严重影响法院的司法公信力。

  然而,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寰宇,令人振奋,令人期待。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坚决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两到三年,解决“顽疾”,移除“火焰山”,底气从何而来?不是徒有信心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坚实基础上的宣言。两到三年,是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积淀后的两到三年。法院人不断创新举措、总结经验、推广经验,让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成为了可能。

  执行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让解决执行难有了技术支持,如开通网络执行查控体系,与多个部门完成网络查控对接,被执行人的财产信息一目了然,节省了执行人力,也提高了执行效率,执行模式实现了质的飞跃;闹市张贴白榜,短信、微信曝光,LED显示屏滚动播报,住、行等限制高消费……渐渐织密的失信被执行人惩戒网络,极力压缩着老赖的生存空间,老赖面临着过街老鼠般人人喊打的局面;法院内部深挖潜力,创新举措,建章立制,不断强化规范化管理,加强监督制约,执行工作既有章可循,又高效廉洁;适时开展专项执行行动,重拳打击老赖,与多部门联合行动,合力打击抗拒执行、阻碍执行甚至暴力抗法等现象,让老赖不敢赖也不想赖,主动要求履行义务……

  还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所有法院人面对难题,不退缩,不逃避,勇于创新,攻坚克难的决心,“有志者事竟成”。积淀,让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成为可能。(贺 洁)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