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老区扶贫攻坚先手棋

2016年03月23日 09:19   来源:人民日报   刘雪荣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老区既是短板,又是战略重点。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解决好贫困老区脱贫致富问题,需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着力突破发展的瓶颈制约。地处大别山区的湖北省黄冈市由于自然、历史等方面原因,特别是受交通条件制约,发展相对滞后,有5个国家级贫困县、1个省级贫困县。近年来,黄冈市把交通作为集中连片扶贫的先行项目,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客车,以此破解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下好扶贫攻坚先手棋。

  锁定发展瓶颈。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扶贫工作会议上指出,扶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贫困老区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经济实力相对落后,实现脱贫致富需要有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顽强的精神。贫困老区的发展瓶颈大多是基础设施落后、欠账较多。可以利用中央财力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老区倾斜的机遇,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黄冈市发扬“钉钉子”精神,锁定交通这一瓶颈制约,确立贯通大别山、建设大交通思路,超前编制综合运输、公共交通、内河航道以及长江岸线利用等规划;树立“前期就是投资、前期就是效益、前期就是发展”理念,建立“规划一批、论证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的工作机制,为项目推进赢得主动;研究建立交通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制度,探索多种筹资方式,着力破解资金难题。

  坚持真抓实干。工作思路确定之后,执行就是关键。只有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才能真正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黄冈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扶贫攻坚、交通先行、连片开发、服务民生的总要求,合理利用国道省道和高速路;修建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将建设标准定为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既满足旅游公路的行车安全要求,又控制投资规模,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最小限度地破坏环境,建设一条“会呼吸、会说话的路”。市委成立领导小组,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沿线县市党政一把手对征地、拆迁、协调服务一包到底;坚持决策在一线制定、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贫困老区人民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咬紧牙关,“先动手再伸手”,以各种方式支援公路建设,加快了工程进度。

  激发内生动力。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脱贫致富终究要靠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作为革命老区,黄冈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等不靠,通过激发内生动力解决出行难问题。一是接力推进农村客运“村村通”。2014年6月,湖北省将村村通客车列入“万名干部进万村惠万民”活动内容。黄冈市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政府目标考核体系,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在多年接力奋斗的基础上,2015年10月实现4314个行政村全部通车。二是千方百计带动农民富。将国家对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补助资金进行整合,有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成立交通融资平台,以市场方式引进战略合作者,引导民资承建、捐建道路设施。三是因势利导实现乡村生态美。结合“绿满荆楚”行动,广泛开展整治边沟边渠行动,栽植绿化树木,形成乡村公路风景线;借助“村村通”,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美丽乡村游。

  (作者为中共湖北省黄冈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