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的“城市首位度”

2016年03月22日 07:30   来源:长江日报   孙不熟

  国际上通常用“城市首位度”来衡量这种现象,即一个区域内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在经济总量上的比值。在湖北省范围内,武汉的首位度达到3.2,远超沿海各省的省会城市,在中部六省中高居榜首,在全国主要省份中,仅次于成都。

  那么,“一城独大”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呢?不能一概而论,尤其要看这个“大”是怎么来的。

  在地理经济学的框架内,武汉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大城市,背后有着深刻的地缘规律作为支撑。作为中国第一大河流及其第一大支流的交汇地,又地处物产丰饶、人口稠密的江汉平原,还是中国南北与东西交通干线的枢纽位置,武汉天然具备一个大城市的硬件基础。

  事实上,从古至今,武汉地区也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尤其晚清、民国直到改革开放之前,武汉更是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走上经济成就与城市地位的巅峰,成为一个可与北京上海广州比肩的超级都会。

  换句话说,武汉的“大”是自然长出来的,不是人工造出来,其“一城独大”,并不是资源错配的产物,而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有人常说,武汉之大,是集全省之力建设出来的,这种说法是没有认识到武汉作为一个大城市的客观原因,武汉之大,从源头上讲是万里长江的恩赐,是国家交通干线枢纽地位的助推,而非一个省的力量就能造就的。

  武汉之大,对湖北省来说,意义非凡。

  我们在给城市做规划时,都知道城市的规模与体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因为规模本身就是优势。没有一定的规模,城市的聚集效应与分工效应就不能达到极致,城市的多样性与创造力就不能获得。

  我们常常会问,大城市与小城市的最大区别是什么?不是量的区别,而是质的区别,当一个城市的体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其资源配置能力、人才聚集能力、话语权就会呈指数级增长。

  所以,湖北拥有武汉,不简单意味着拥有一个经济数据上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拥有一个巨大的资源配置系统、一个强有力的话语权——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湖北在全国激烈的区域竞赛中,赢得更多的资源、政策与人才。

  放眼世界,大城市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都是顶梁之柱。法国的整体国力早已不复当年之盛,但因为拥有巴黎这个大城市,其在全球时尚产业上仍然具备至高的话语权,无人可撼动。英国亦如是,其整体国力在发达国家中已至平庸,但其话语权却十分巨大,就因为它拥有伦敦这个全球第二大金融中心,并据此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重要一极,就是美国也要忌惮三分。

  当然,比之北上广深,武汉又还不够大,这体现在武汉周边没有形成一个密集的中小城市群。作为一个大城市,武汉的产业与资本的溢出效应还明显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汉对全省经济的带动效应。

  武汉要真正问鼎中国城市的第一梯队,除了要自身强大,还需要一个配套的城市群作为依托,只有这样,武汉的根基才能更加稳固。对武汉来说,过去几年的跨越式发展,是给自己长骨架,未来则更多地需要承担另外一个责任,就是反哺周边城市,带动他们共同繁荣,一起成就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群,与东南沿海城市正面争夺话语权。

  (作者系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