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记者看两会]中国经济有条件克服"成长中的烦恼"

2016年03月07日 07:30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的话题举世瞩目。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近90分钟的媒体答问中,对“信心”的11次提及,以及对“中国经济绝对不可能‘硬着陆’”的论证立刻传遍全球。雄厚的物质基础、巨大的市场需求、广阔的区域发展空间、质量提升的生产要素以及经验丰富的宏观调控,铸就了中国经济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都是坚定中国信心和稳定发展预期的“真金”。那些唱空唱衰的各种论调显然是站不住脚的。

  2016开年以来,全球股市、汇市、大宗商品市场行情复杂多变。美国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服务业,于2月份出现两年多来的首次下滑,增加了市场担忧。国际经济起伏波动,加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结构调整节点和动力转换节点,低端产业产能过剩要集中消化,传统发展动能明显减弱等等,各种因素叠加使我们面临着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这是毋庸讳言的。但是由此就认为中国经济摇摇欲坠甚至崩溃,无疑是片面解读。对此,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形象地描述,“误解和夸大就像一群秃鹰,盘旋在中国经济的上方”。

  中国经济的信心从何而来?来自主导性趋势。这种趋势,一要看经济发展规律。过去5年我国经济增速的变化,与日本、韩国等已经完成阶段转换的东亚经济体表现较为一致,而且当前的增速在合理区间;二要看已经发生的重大结构性变化。消费增速持续回升,服务业占据“半壁江山”,高技术产业以及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三要看经济基本面没有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追赶型增长过程并没有结束,从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的迫切投资要求,到不断升级的居民消费结构,内需增长空间巨大。

  信心有“真金”,不怕火来炼。中国完全有条件克服“成长中的烦恼”,实现中高速增长。回顾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每一阶段都伴随相应的困难,但都在各种质疑声中闯关夺隘、一路前行,充分显示了应对复杂局面的独特制度优势和经济体制调适能力。立足中国经济基本面,以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释放重大红利,国际政经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更加清晰地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眼下目标已明,方针已定,只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底气会越来越足,新的动能会越来越强。这是世界与我们共同期待的美好未来。(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金记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