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殡葬改革,社会要素的推动不可缺位

2016年02月25日 09:31   来源:环球时报   社评

  民政部等九部委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倡导建设节地型墓位,提倡地面不建墓碑,地下不建硬质墓穴,墓碑小微化,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并鼓励家庭成员合葬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等等。意见明确提出党员干部要带头遗体火化并参与节地生态安葬。

  消息于24日上午公布,立刻成为舆论的最新热点,其中反对的声音颇为抢眼。不过,持实际支持态度的人也很多,新浪网的一项投票显示,支持九部委指导意见的人数甚至略高于反对者。

  殡葬改革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就开始了,回头看应当说取得了不小成果。原来土葬在城乡都是绝对普遍现象,但是火葬随改革在城市逐渐推开,成为主要殡葬方式。

  针对殡葬的移风易俗有着大方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它推动起来是困难的,但事实证明并非不可为。这样的改革需要魄力,也需要因时因地制宜的筹划。

  上世纪50年代开始的首轮殡葬改革依靠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当时的社会动员手段得到充分调动。改革得以推动,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和新中国城市社会的组织资源都功不可没。

  今天的中国社会经历了市场经济再洗礼,如何集中开展具有全社会意义的移风易俗,面临新的考验。中国新的现实是,国家影响公众“生活态度”的能力在下降,而社会出现了很多非官方的风尚引领中心。新的移风易俗如能与上述新的社会结构主动对应,所产生的效果就可能更好。

  九部委指导意见可以看成是有的放矢、面向未来的社会改革计划,但它的发布、动员手段显得单一,遵从了从上到下推动的传统方式,产生了一些“强推”印象。事实上殡葬改革是公众利益决定的,公众自身的积极性应通过细致工作创造性地激发出来,使这项改革最大化地形成从公众到公众的格局。

  中国有影响力的人和机构很多,其中真心支持殡葬改革的应不在少数。如果他们能参与到对殡葬改革的社会动员中来,这项工作的开展就会呈现更加积极的面貌,成为内在动力十足的社会运动。

  当下改革由中央全力推动,只争朝夕,但是中间层对动员社会杠杆发挥作用的着力似有不足。要增加改革的基层落地率和活跃度,让社会力量活跃起来至关重要。

  其实某些社会成员和组织的名望等同于“权力”,同时意味着他们负有更多责任。如果不把他们的权力和责任激活,实为社会有效资源的巨大浪费。有些事情他们出面做,效果是不可替代的。他们的缺位有时对推力来说不仅是量的损失,还可能是某些要素的缺失。

  社会改革需要全民参与,而新时期动员群众的方式一定有新的规律。认真研究并尊重那些规律,对进一步壮大改革的声势,落实改革的成果,将有益无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