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工作的时候,住所外面是一片小草坪,草坪外面就是马路,只隔着一道矮矮的篱笆,也没安装大门。如果在国内,安装大门是必然的,篱笆也会毫无悬念地被围墙所替代。
我们住的是美国普通社区,如果是豪宅呢?其实情况也差不太多。
以巴菲特住所为例,“股神”出生在美国中西部城市奥马哈,现在还生活在奥马哈。这或许也是中美有差异的地方,比如,中国的首富王健林生于四川广元,他现在肯定不愿意还住在广元。
奥马哈不大,40万人口,还不到广元五分之一的规模。几年前,在一位邻居的指引下,我们的车很容易就开到了巴菲特住所的门口,这不是故居,因为这位世界大富豪迄今仍住在这里。
没有围墙,没有铁门,也不是大院子,一栋灰色的小楼,就紧挨着旁边的马路。巴菲特对这栋小楼确实不离不弃。1958年,他花了3.15万美元购入这座房子,以后一住就半个多世纪,在这里,他生儿育女,在这里,他成为叱咤世界资本市场的风云人物……
其实,美国住宅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没有围墙。即使是成片开发的小区,社区内道路也是开放的,社会车辆可通行而过。而位于华盛顿市区的乔治敦大学和乔治·华盛顿大学,更没有校门的概念,自然更找不到围墙的踪迹,可能街左边是政治系,街右边是图书馆,大学的道路,本身就是城市道路体系的一部分。
这种开放性,其实与日前中央文件“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以及“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理念是吻合的,这确实有助于城市血脉的循环,也有助于商业的发展,这才是城市发展的正道。
与之相反的,则是“摊大饼”式的城市格局。试想一下,这三个街区是一个大院,住着一万人,只有两个出口;旁边三个街区又是一个大院,还是只有两个出口……每个小区都很美,但走出小区,不堵车真见了鬼。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有些城市,确实让生活更烦躁。
当然,中国有中国的国情,美国有美国的特殊性。比如,美国对私产的严格保护,很多美国朋友,往往虚掩房门就会离家,没有闲人敢进来,因为一旦发现,这是重罪;如果遇到一位“浑不吝”的主人,后者更可以开枪自卫。当然,这都是美国治安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几重门锁照样挡不住飞贼。
中国人对围墙有特殊的感情。千古至今,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殷实之家,只要经济能力允许,都会垒起一道院墙。这道墙,可以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也给墙内的人提供了一道不同于外面的特殊空间。更何况,打开现在已建成的住宅小区,还牵涉到产权归属等诸多问题。
因此,对于打开围墙,人们有各种议论其实都是正常的。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如果被一座座城堡似的小区所分隔,不仅交通不会畅通,很多城市功能都无法正常实现,这肯定不是宜居之城。另外,拆墙看似是拆物理之墙,其实更是拆心理之墙,牵涉产权的归属,也关系到人们对安全的忧虑。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是古往今来中国人对理想社会的一种描绘,应该也是打开封闭社区的前提之一。这需要鼓励,需要促进,但不宜强迫,尤其是对已建成的小区,更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