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重磅政策密集出台,坚定了行业、企业迎战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也让今年工业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成果值得期待。能否把一系列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连日来,一系列重磅政策的密集出台,给工业经济带来多重利好。资本市场也作出积极反应,煤炭、钢铁、有色金属、轻工纺织等板块在A股市场轮番启动,表现抢眼,涨幅居前。
近年来,世界经济持续复苏乏力,我国经济进入“三期叠加”影响的集中体现期,工业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与问题,表现为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尤其是钢铁、煤炭、水泥、建材等行业,产能已达峰值,价格疲软,再加上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部分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为解决工业经济领域的深层次矛盾,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今年要着重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新年开局,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的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成为政策调整的切入口。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和《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随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若干意见》,明确从货币信贷政策、资本市场、融资机制创新等6方面加大金融对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支持力度。
可以说,这些政策鼓舞并坚定了行业、企业迎战困难的信心与决心,也让今年工业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成果值得期待。但也要看到,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由来已久,成因复杂,尤其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过剩产能、落后产能的退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能否把一系列好政策真正落实到位、给行业和企业带来实打实的支持与帮助,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由此,参与决策的相关部门既要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又要统筹兼顾、加强协调。在实际操作中,切忌政出多门、责任不清、步调不一及互相推诿、互相扯皮,不能让好政策空有架势而无实效。同时,要充分考虑到难点和痛点,针对化解难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提早预判,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和安排。比如,去产能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是企业职工的安置问题。产能过剩严重的钢铁、煤炭等行业都曾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职工队伍庞大,人员结构复杂,如果把握不好、准备不足、处置不当,就会影响社会稳定,下一步工作也就难以推进。(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许红洲)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