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感受舌尖上的春运

2016年01月27日 09:09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在关于春运的讨论中,列车上的饮食是大家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为了给乘客提供更好的车上餐饮服务,今年春运伊始,各铁路局就组织了多方力量,精心准备、提前安排车上饮食,努力让每位旅客在路上都能吃好喝好、快乐回家。

  在东北,沈阳铁路局为乘坐高铁的旅客推出了5种不同档次、极具东北特色的营养套餐,有15元的滑炒鸡丁套餐,也有价格稍高、标价40元的酸菜白肉套餐、深海鲐鱼套餐等;在西北,为了满足穆斯林旅客在列车上的用餐需求,乌鲁木齐铁路局配备了清真炊具、餐具,备足了清真食材,并在餐车前台、后台各配备一名少数民族职工;在东部,上海铁路局推出饭团等高铁特色餐食,针对旅客个性化需求,分别在上海虹桥站和杭州东站始发的40余趟高铁列车上推出4个品种的净素盒饭,日均销售量超过500份;在西南,南宁铁路局在新开设的“刘三姐号”列车上推出极具地域风格的饮食,旅客不仅能品尝到黄焖鸡、啤酒鱼、柠檬鸭等广西菜肴,还可以在15节车厢内欣赏到广西15个旅游名城的风景;在东南,由于列车上客家旅客多,南昌铁路局福州客运段“红古田号”列车适时推出酿豆腐、客家粉蒸肉、长豆烧茄子等特色菜肴。江西赣州、南昌等地的旅客则喜欢吃辣,餐车有辣子鸡丁、红辣椒水煮鱼等江西特色菜肴。充满地域风味的美食,让旅客们在旅途中就能感受到暖暖的乡情。

  众口难调,在繁忙的春运中,铁路部门要满足3亿多人次旅客的饮食需求,确实是个不小的难题。近日,有旅客反映高铁廉价盒饭供应不足,铁路部门表示马上改进,确保供应,体现了为旅客做好服务的诚意。随后,又有网友质疑高铁不提供方便面,再次引发了大家的讨论。这都折射出公众对提高列车餐饮服务的期待,也暴露出当前列车餐饮服务存在的短板,表明铁路部门在列车餐饮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不少。

  协调这两者的矛盾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铁路部门改善餐饮服务,首先要做到不争小利。现在,乘高铁出行已经不是“奢华”的选择,而是普通老百姓日常所需。如果在廉价盒饭、饮用水等方面争小利,将多选变为单选,让消费者产生“被打劫”的感觉,注定得不偿失、因小失大;另一方面,乘客也要看到铁路部门在改善餐饮服务方面所做的努力,毕竟做出符合每个人口味的饭菜不现实,高铁列车也存在不能开火做饭等限制。

  金杯银杯不如乘客的口碑。每一份乘车体验,都是一个口碑。铁路部门应把乘客体验放在更加重要位置,用更加贴心、开放的服务理念,及时弥补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在盒饭、饮用水等诸多方面改良供货结构,让乘客满意。(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齐 慧)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这个春运“不太挤”    2016年02月29日
  • ·如何应对春运“大考”    2016年02月17日
  • ·相向而行破解春运魔咒    2016年02月0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