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西伯利亚“霸王级”寒潮来袭并带来大风、降温和降雪天气,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气温最低值。最北端的漠河突破了-40℃的“极寒”,南方城市也普遍进入了普遍-5℃的“小寒”状态,不少城市还进入了-10℃的“大寒”状态。接下来的几日,不少地方的气温或继续猛降至几十年极值。
寒潮之下,漠河边防总队官兵依然坚守岗位在边境线上巡逻;年轻的网友晒雪景图获得赞声一片;杭州的民众排队囤菜囤油,超市货架被抢空;有的地方大量融雪盐包被市民顺走,只得借助媒体提醒“这不是食用盐,请千万别食用”;一些地方的公路因积雪暂时无法通行,正在抢通中;骑电瓶车摔倒导致脑外伤和骨折的患者增多,医院提醒“戴好头盔”;一些地方的市民在网上“哭晕”:“竟要停电!”……
回顾这次寒潮到来之前,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1月21日的《南方都市报》就报道《提前预测“超级寒潮,他们曾被人当作“骗子”》。随后中央气象台也发布了预报,但称“这次的低温雨雪过程将不及2008年那次严重”。不过值得可喜的是,不少地方政府都紧急下发了红头文件,要求将寒潮当成“灾”来防。
提到寒潮、提到雨雪,人们自然会想到2008年的记忆。低温加上罕见冻雨灾害,导致道路和输电线路严重结冰,交通瘫痪、电力受损、列车滞留等都给人们留下了一时还抹不去的记忆。而这一次,专家分析称,虽然持续时间不如2008年,但由于寒潮强度远超当年,因此不少地方的雪后温度要甩出08年一大截,甚至打破历史纪录。
没有谴责之意,经历了2008年的人们也淡定许多。但是,众生相提醒我们:寒潮,一半是美景,一半是灾祸;灾祸,向来就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于情于理,寒潮之下的停电、超市货架被抢购一空、融雪盐包被顺走等,都是不应该发生的。这些现象,既可能是出于“无知”,更可能是出于经历了2008年的“心有余悸”,但至少反映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某些方面的准备还是不足,至少宣传不够。
面对自然灾害,一次生灾害固然可怕,但更值得忧虑的是次生灾害。面对寒潮,已经习惯了的北方可以坐在炕头唠嗑,年轻的孩子或许可以沉浸在看到雪的惊奇,可最难受的恐怕就是这种极品湿冷中的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了,期待瑞雪兆丰年的农民也难免多了几丝担忧,市民也开始担忧用电负荷会不会出问题,医院也不知道做好了准备没有,渴望归家的“春运”群体会不会进不来出不去,物价会不会随之攀升……未雨绸缪,总不是坏事。
任何不以下雪为目的的寒潮降温都是在耍流氓!“霸王级”寒潮下的众生相,是一种检验标准,也是对问题的提醒。已经知道的,就不会觉得那么可怕;无法预测的,才让人忐忑不安。当媒体提醒人们:“你有没有准备好?”提醒的显然不只是个体的人,也是提醒我们一起生活与生存在共同体。“霸王级”寒潮注定会很多人终生难忘,关键就要看难忘的是什么了。(郭文婧)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