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组织开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执法行动中,发现35家餐饮服务单位经营的食品中含有罂粟碱、吗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罂粟壳成分。这类违法添加的行为,已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其中已有25家被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刑事犯罪侦查。(1月21日央视)
罂粟壳,作为常见的非法添加物,竟成为食品领域挥之不去的顽疾。此番专项执法,毫不意外,又有一批餐饮机构因此被查。对于这一结果,公众在气愤、后怕之余,感受更多的,想必还是一种见怪不怪的无奈吧?屡禁不绝、大肆存在的“罂粟壳”,几乎就是餐饮市场乱象的典型缩影——不难看出,公共监管与日常执法,还远未能排除掉,食品产销环节由来已久的不确定性风险。
违法添加罂粟壳,绝非是孤立事件。从被通报的35家餐饮服务单位看来,它们其实存在着显而易见的共性。比如说,都是小规模业态、多偏向小吃类生意等等。概括而言,这是标准的平民餐饮、市井餐饮!它们处于食品产业链的最末端,单个看来大多只有单一门店,整体统计却数量惊人。这种分散、零碎的行业形态,一方面极易承袭从业者个人的“主观恶性”,倾向于变得无视规范、攫取短利;另一方面,也使得公共监管难以完全覆盖,从而很难形成持续的威慑。
罂粟壳添加事件,实则指向一个根本性问题。那就是,如何对非规模化的餐饮机构,进行有效制约?事实上,小作坊、小门店所占据的低端餐饮市场,在很长时间以来,已成为滋生“食品问题”的主要土壤。为此破题,刻不容缓!一个直接的思路,当然是强化监管力度,通过增加执法人数、提升抽检频度等,来倒逼餐营业者自觉自律;还有,就是增加违法成本,建立“黑名单”等制度,将违法者永久从市场驱离,以此净化市场、去劣留优。
上述种种方案,几乎是老生常谈,却一直苦于知易行难。试问,何以至此?这既是由于,现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支撑新增的执法成本;也是由于,我们的食品监管体系,还显得很是粗线条,而未完成技术化、精细化的改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现有的执法模式,只能做到“让违法者被罚”,而无法给予守法者足够激励。更理想的状态中,理应存在一套正向机制,将商家“抽检合格”的结果,转化为权威的信誉认可,继而转化为实际的客流和收益。
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是,倘若要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势必要给相关执法部门扩权。而这,又是民营经济和普通民众所深深忌惮的。这一局面其实提示我们,必须扩大食品安全建设的参与主体。不仅要给予公众监督、投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动员相关行业协会、公益组织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将公共权力与民间努力相结合,才能对无所不在的餐饮从业者,构成一种可感可知的、双向的激励。(然 玉)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