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外通报了35家涉嫌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包括北京胡大餐饮有限公司在内的多家北京餐馆“榜上有名”,正在被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立案调查。(1月21日《新京报》)
应该说,关于用罂粟壳为食品调味的新闻,原来曾经发生过。如2014年就曾有媒体报道,神木县的王先生在一家小店吃了碗羊杂碎后竟被公安机关检测出尿检呈阳性。事后,郁闷的王先生将羊杂碎店举报,民警在店内当场发现145克罂粟壳。但这样的消息毕竟属个别现象,像国家食药监总局这次集中通报曝光了35家餐企涉嫌有在食品中违法添加罂粟壳的非法行为还属少见。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其中包括胡大餐饮、周黑鸭等在内的多家餐企名企“榜上有名”。
究竟为何会在食材中添加罂粟壳?相关资料介绍,罂粟壳中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它能使人体产生快感,处于一种特殊的愉悦状态,并逐渐产生依赖性进而成瘾。想必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一点想招揽回头客。
但这样的行为还真是损人不利已。试想,罂粟壳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如果长期食用,就会使人出现发冷、出虚汗、乏力、面黄肌瘦、犯困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造成损害,甚至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在食品中添加罂粟壳或罂粟粉,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第一项关于“禁止生产经营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食品”的规定,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涉嫌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可见,添加罂粟壳或许能让餐饮店一时间生意兴隆,但时间长了,一旦事情败露,店主不但会锒铛入狱,企业也会因此破产倒闭。
应该说,这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开查处并通报这些黑心餐企的非法行为实乃大快人心之举。但人们不禁要问,既然这次涉及到如此之多的企业有“涉毒”行为,那除了这些被查处的企业之外,是否还有“漏网之鱼”?
笔者以为,既然网上有流传的餐企加罂粟壳调味已成行业潜规则的信息,那么各地食品药品监管管理部门当乘胜追击,加大对餐饮食品企业食品添加材料的查处力度。一则,严格审查餐饮食品行业,看是否还有类似顶风而上的黑心企业。二则,严查罂粟壳来源,顺藤摸瓜,揪出行业背后罂粟壳之来源,以断其根。三则,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对于查到的涉嫌添加罂粟壳的黑心店主,根据食品安全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该法办的法办,该罚款的罚款,在全社会营造一个对此类行为人人喊打的浓厚氛围。四则,对于消费者而言,也要多个心眼,当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员,如发现有类似行为的餐企立即举报,绝不让黑心餐企赚昧心钱,坑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