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瞄准靶心聚焦发力 “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

2016年01月18日 09:46   来源:广州日报   本报评论员

  昨日,中共广州市委十届八次全会圆满闭幕。会议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省委十一届五次、六次全会部署,总结2015年工作,部署2016年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市干部群众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推动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全面上水平。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广州各项工作硕果累累、大步前进的一年。这一年,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创新创业步伐加快,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新进步。

  执楫奋进,书写未来。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十分重要。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已定,关键是战略执行落实,要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

  一要保持定力。“十三五”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各方面环境及条件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在复杂局面下,必须更加主动地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发展定力,坚持调子不变,一张蓝图干到底。坚持主动从全球城市体系中找标杆,从国家大战略中找动力,从区域发展中找动力,从全球发展要素配置和国际产业分工中找动力;坚持顶层设计和切实管用相结合,战略定力和精准发力相结合,统筹兼顾和重点突破相结合,长远谋划和及时见效相结合;坚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形成创新点,找到平衡点;厚植传统优势,增创新的优势,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巩固和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二要聚焦发力。只有靶心定准、有的放矢,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各项任务中实现事半功倍、跨越发展。今年广州要着力推进三大战略枢纽建设,把三大战略枢纽建成高端要素的强大吸附器和辐射源,为广州在全球城市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发挥支撑作用。比如在建设国际航运枢纽方面,不仅要加强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等“硬件更新”,更要出台海关和检验检疫便利化通关等政策措施,实现“软件升级”;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方面,“创新创业来广州”氛围火热,美国商业杂志《快公司》中文版评出的2015年“中国最佳创新公司50强”,广州有13家企业上榜,占四分之一强,充分彰显了广州的创新活力。此外,还要突出推进优化提升一江两岸三带、构建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新体系、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城市环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点工作。

  三要形成合力。“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广州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继续奋斗。一方面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深化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坚守安全、稳定、廉政底线,推动各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既要敢于担当,又要专业过硬。各部门要加强协调联动,全社会要支持参与。推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改革,把企业家、创新人才、各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释放出来,凝聚全市正能量。

  广州的发展站在了新的更高起点上,开启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新征程。只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广州必将为开创“十三五”良好开局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教育扶贫,需要持续精准发力    2016年04月07日
  • ·供需两端发力 经济稳中求进    2015年12月29日
  • ·简政放权还有发力空间    2015年08月27日
  • ·北京持续发力戳中控烟要害    2015年08月2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