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人人皆可成乐善好施的“牧师”

2016年01月14日 13:33   来源:光明网   堂吉伟德

  邳州的阿涛去年初连盗多家别墅,不仅在被盗居民家中做饭睡觉,还拍图发到朋友圈“炫富”。临走时,他还顺走看了一半的《资治通鉴》。近日,记者从南京秦淮警方处了解到,在得知了阿涛家里生活困难后,失主谢先生不仅没有要求赔偿,反而将一万元现金交到了阿涛家人手中。他说,阿涛像是《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而自己,则要做书中那个乐善好施的牧师。(1月13日《现代快报》)

  一个立志于做“在大屋里写小说的小说家”,却是一个锒铛入狱的小偷;一个视自己为“乐善好施的牧师”,却是一个以怨为德的失主。当“雅偷”遇到了“牧师”,不是惯常的义愤填膺,不是常见的苦心说教,也不是常态的火上浇油,更不是未求赔偿而是万元之资,以“给对小偷反哺”的方式,进行了另一种说教与帮助。至于能否达到触及灵魂的震撼作用,固然还需要观察,然而给予别人以尊重,并能换位思考虑及其苦处,在惩戒之余而给予关怀,才能收到“以善感化”和“以爱感召”的最终效果。

  有人说过,这种模式无法复制,也不宜复制,因为给小偷以资助无疑于“养虎为患”,或者是“助纣为虐”。当然不排除,对于很多大奸大恶者来说,这样的付出有可能难以获得回报,万元资助也难以达到预期中的效果。然而,任何手段都不应有太功利的目的。相反,以尊重之心,以关爱之情,给予“作恶者”以体恤,其实才是最好的精神感召和灵魂净化,让他们除去现实之恶而回归于人心之善。人之初,性本善。每个失足者其实都有着客观原因,都有着迫不得已的苦衷,都一种被这个时代深深抛弃的失落感,都无以体会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他们选择报复也好,冷漠也罢,其实都是基于现实处境下的条件反射,让他们感受到最基本的尊重,那怕是最微弱的温暖,都足以让他们幡然醒悟,痛改前非。

  人都可能犯错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并成为人生中的污点。然而,这不应成为歧视并压倒一个人的理由,更不是粗暴拒绝帮助别人的依据,恰恰相反,对于那些曾经和正在犯错的人,需要用更多的精力、资源去帮助他们,并真正能走近他们的生活,否则在普遍性的歧视之下,再严苛的处罚都无以达到救赎的作用。细节决定成改,刚柔并济才能让效果达到最佳,有的时候往往是那些看起来难以挽救的“浪子”,外表的桀骜不驯之下,其实有一颗脆弱的心,只要给予些许真诚的关怀,就能让其在感动之余而反思,在反思之余而奋进。这样的传奇故事很多,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也不少,很多时候除了他们自己的努力之外,外界的帮助尤其是关键时刻的拉一把,才能达到“一饭之恩”的极致性效果。

  相比于万元之惠的“个人情怀”,公共关怀和公众素养才是最关键之处,也是检验社会良善如何的试纸。然而现实却往往是另一种图景,普遍性的歧视,天然性的拒绝,已成为“失足者”们难以承受之重,并由此导致他们有强烈的社会排斥感和报复心。中国的再犯罪问题并非一时之痛,司法部早在2004年就统计过相关数据:当年中国重新犯罪率居世界中等水平,但是在重大恶性刑事案件中,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占到了70%。 再犯罪的不断发生更是给当今社会提出了一个个难解的命题:为何劳教和判刑不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为何刑满释放人员难以重新融入社会?

  是的,歧视下的排斥,是最主要的诱因和推手。当一个人有悔改之意,却发现无路可走;当其欲寻求正道,却面临着处处碰壁,其就只能像《悲惨世界》里的冉阿让,可恨却让人恨不起来。很显然的是,若是不能改变制度性的歧视,那么他们人格障碍和心理疾病的问题就难以解决,并由此增加社会治理的风险和成本。

  其实,人人都可做个乐善好施的“牧师”,那怕是给予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都能成为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成为培植良善的种子。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