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森路透日前发布《2015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榜单,日本以40家高居榜首,力压美国的35家,而中国内地无一入围。笔者认为,该榜单基本反映了全球企业“创新力”概况。
日本企业“创新力”高的秘诀与上世纪60至8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成长如出一辙——官民合作,全力投入研究开发。日本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强基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
日本企业是研发投资的主体。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总研发费用的75%由民间企业承担,中央政府对民间企业的研究开发支援不足2%。而当时美国政府已将研发资金的30%提供给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研发经费占政府支出的比例来看,主要发达工业国家中日本是最低的。
尤其是中小企业,为提高日本的研发力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70年代,企业的研发比例(研发费用占营业额的比例)仅为约1.5%,但中小企业的研发比例与大企业没有差别。上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大企业进一步提高研发比例,现已增至3%至4%,而积极进行研发的中小企业也将该比例保持在2%左右。
如今日本企业“创新力”(研发力)来源何处?第一,日本的研发经常以民间为主体,对市场变化较为敏感,因而商业成功概率较大。第二,产业团体通常是创新中心,拥有各项技术及其研发人员的数据信息,为评价反馈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三,研发体制着眼中长期目标。日本企业往往会制定详细的创新目标和计划,分组进行,持续性和自我调整能力较强。第四,研发的物理环境优越。日本大学和企业的研究机构都会对机器进行妥善保养,保持清洁有序,所以不容易出现测量误差,这正是新兴国家研究人员容易忽略的地方。第五,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技术服务业”发达。笔者的硕士论文还承蒙一家服务企业为此专门设计组装复杂的实验机器。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力,日本政府近期提出“科学技术立国”的愿景,加强对企业研发的支持,比如对中小企业免征研发设备投资税等。不久前,日本政府发布“第五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计划从2016年起,在五年内投入约26万亿日元(1元人民币约合19日元)。但这一举措说到底只不过是“导火线”。日本研究开发的主体归根到底还是民间企业、先进大学及周边一些“技术服务业”。 另外,受老龄化、少子化影响,日本研究课题绝对数量并不多。为保持整体竞争力,上述机构需要集中资源、统一目标。
笔者认为,今后日本企业的研发目标将是“提高社会生活品质”。日本企业的竞争力现在主要集中在产品、设备关键部位所使用的零部件、高性能材料以及医疗、环保等关系人类性命的社会系统领域。极为重视产品质量是日本研发部门的一贯风格。日本企业界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口头禅——高性能产品一般会畅销。
不过,过分追求产品品质做法也存在一个很大的漏洞。在世界范围内,来自新兴国家的消费者日益成为主力军,“价格与品质的平衡”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世界市场的主流应该是拥有“一定的性能、合理的价格”的产品。在服务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日本反而不如社会急剧转型的中国及其他新兴国家。
话虽如此,但若今后新兴国家的社会走向成熟,中产阶层也开始追求品质,日本的研发力就很有可能会更受重视。(作者是清华大学·野村综研中国研究中心理事、副主任)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