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断交风波或牵动多格局调整

2016年01月06日 07:16   来源:京华时报   凌朔

  虽然大多数预判都排除了兵戎相见的可能,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正在高度堆积,并可能触发多维度的格局调整。

  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后,巴林、苏丹、阿联酋、科威特步调一致地选边站在沙特一侧,与伊朗隔岸对阵。新年伊始,海湾地区飘散起浓郁火药味,一夜之间,中东似乎上演了一场孤立伊朗的外交情景剧。

  而事实恐怕是,这仅仅是场开幕剧。这场罕见的多国外交战,影响深远,不会停留在“口水”层面。虽然大多数预判都排除了兵戎相见的可能,但事态进一步扩大的可能性正在高度堆积,并可能触发多维度的格局调整。

  这场风波,最直接的冲击对象,是中东地区持续存在的教派分歧局面。目前还没有其他什叶派国家公开与沙特叫板,但分歧扩大的苗头已在多地出现。事实上,沙特处决什叶派教士奈米尔后,示威活动不仅出现在德黑兰,也同期出现在巴基斯坦、巴林、伊拉克等地,甚至包括什叶派聚居的沙特东部地区。只不过,这些抗议还没有以国家形式集体发声。如果事态进一步发酵,巴林等一些教派分歧原本就十分敏感的国家很可能出现新的爆破点,一旦这些爆破点连成一片,就会把教派冲突的风险推向极端,教派对立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

  这场外交风波,从地区安全上讲,会对现有几个战事热点产生添柴加火效应。仍处于内战中的叙利亚、也门是眼下中东地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治问题,在这两大问题上,沙特和伊朗持完全对立的立场,只不过,双方过去以幕后介入、暗中较量的方式在这两个战场进行对抗,断交事件则把这种对抗“台面化”。摆在面前的危机是,原定本月底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各方谈判恐怕会因为沙伊反目而难产。不能排除的情形是,断交风波或将牵引叙利亚等地的战事格局朝着不确定方向发展。

  这场外交风波,就地缘政治来说,可能是对十多年来地区格局反复微调的一次阶段性重整。过去15年,美英等西方国家主导的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三场战争推翻了三个政权,更在无形中结束了两伊和沙特三足鼎立的中东三国格局。本·阿里、穆巴拉克等人的谢幕,以及西亚北非之乱的每一个片段,都是对中东格局的一次次微调。反复微调之后,沙特并没有实现独大之梦,伊朗反倒不断上升,特别是伊核谈判的收官给伊朗经济松绑,全新发展空间摆在伊朗面前,这恐怕是沙特不愿看见的情形。长期以来,沙特始终忌惮伊朗的军事实力,怀疑伊朗拥有可用于军事目的的核技术,警惕伊朗在原油市场上成为自己最大的对手。现如今,通过这样一出外交牌,沙特不仅叫板伊朗,更可重整阵营,测试亲疏,为打破“海湾双雄”的地区格局试试水。

  这场外交风波,对反恐局面而言,可能让全球反恐合作变得更难操作。叙利亚和伊拉克是目前打击极端组织IS的中心地带,沙特和伊朗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持续对抗,势必让反恐议题变得更加政治化。事实上,就在上月,沙特刚刚另起炉灶,拉出一个把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排除在外的“逊尼派”反恐联盟。其意图十分明显,就是为了制衡与俄罗斯联手打击IS的这三个什叶派掌权国家。可以想象,一旦反恐议题被掺入教派私念,反恐的战略格局也恐将变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