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要“走人”更要“走心”

2015年12月28日 06:56   来源:红网   郭志钧

  岁末年初,全国各地面向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陆续展开,相关报道不时见诸媒体。通过走访慰问,不但能给困难群众送去温暖,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也能在活动中倾听群众意见和呼声,为政府来年的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可谓好处多多。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在一些地方,慰问活动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群众期盼的那么实,依旧有着形式主义的倾向,部分领导干部如同“走秀”一般,把米面油和慰问金作为标配,三五分钟便看望完一户,像赶场一般“穿梭”在各个慰问对象之间,只图完成慰问数量,不讲慰问质量。更有甚者,慰问时不仅希望有人作陪,还要有人敲锣打鼓,列队欢迎,场面热闹,严重影响被慰问群众的正常生活。

  殊不知,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困难家庭也情况各异。尽管生活困难,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原因;尽管需要帮扶,但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期待。有重病患者的家庭,自然渴望送医送药,减轻医疗负担;有脱贫愿望的群众,则满心期盼致富信息、技术和项目……如果慰问时“蜻蜓点水”,“走人不走心”,怎么能够了解困难群众的真正需要呢?

  而且,在这走马观花、只图形式的慰问中,领导干部不仅难以听到困难群众的心声,礼到心不到的冷漠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着困难群众的心灵,极易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引来他们对政府工作的质疑,让慰问的结果最终适得其反。

  上述情况的出现,根本原因在于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真正把群众放在心上,只是把慰问当成必须完成的冷冰冰的指标任务,缺乏主动,更缺乏真诚。节日慰问,学问多多,领导干部们必须认真对待,要“走人”更要“走心”。

  作为领导干部,在走访慰问前,不妨静下心来做足“功课”,多看看资料多问问下属,了解一下被慰问地区被慰问对象的基本情况,甚至提前想好除物资救济、资金救助之外的其他帮扶措施,以便慰问之时心中有数,能够有的放矢,精准帮扶。慰问中,不妨在困难群众家中多呆一会儿,俯下身去,放下架子,与他们聊聊家常,问问他们缺什么、急什么,对于将来有什么打算,看看彼此的交流能否碰撞出脱贫致富的火花。

  “一枝一叶总关情,寒冬最是问暖时”,在这辞旧迎新之际,但愿“走心”的慰问能够给困难群众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成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座“连心桥”。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