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网上热传《最硬的关系是规则》PK《最硬的关系是人品》相映成趣,在全党深入进行“三严三实”教育之际,《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准则》和《条例》)应时而出。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全体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来说,前者提供的是人品建设,后者提供的是规则建设。两者融合发力,党的建设前景值得期待。
央视名牌节目“挑战不可能”,最近上演的“铁笼飞车”,很好地浓缩了人们对于“规则”与“人品”联袂交织出彩的期待。
一个直径6米的圆形铁笼,以创纪录的12辆摩托车,按5、4、3顺序从铁笼腰部往下排阵,在半个圆球里飞奔,最快时速60码,车距仅一米,有的更近。要形成队形本身就非常惊险,需要秒秒精确、丝丝入扣。但他们挑战的目标是:12辆摩托要保持运行30秒不出差错。狭小的空间,密集的车辆高速运行,稍有差池,后果必定很严重。最终,他们获得成功。
严密的规则、精湛的骑技、非凡的胆略,每个骑手对另外11人的信任,以及12人相互的默契,此时此刻,少了哪一个都不行。简而言之,这就是一个规则与人品(此时包括骑手出色的车技)的珠联璧合。比起庄子笔下的郢人斤斧(1比1的配合),铁笼飞车的难度不知要难过多少倍。
现实不必让挑战成为常态,也不可能常常复制这样的奇迹。但要求人车遵守交规,驾技驾德不自欺欺人,却是必须的。惟如此,方可保证基本交通秩序。但现实中无数车祸,证明规则、驾技与驾德,至少有其一失守,才导致一幕幕惨剧。碰到“天马”,最铁的规则无能为力;规则虚设,最硬的人品也不是“特效药”或“长效药”。
这样的游戏被一次次放大成为公共事件。地铁飞机运行的规则很硬吧,常有人以一已任性,逼停飞机与地铁;两年前云集到上海外滩迎接新年的群体层次不算低吧,因为组织规则的致命漏洞,酿成了一起死伤惨重的事件。维护现代社会公共秩序也好,进行一个高品质团队建设与管理也罢,规则与人品都不能单独通吃,二者必须要有基本的匹配。
类似的规则失守、人品碎地,在党内生活中,特别是在当前打虎拍蝇的反腐倡廉中也比比皆是。对比起广大党员干部,纪检系统的某些领导干部算是工作生活在规则之中吧,可是同样有人违纪犯法。在许多东窗事发锒铛入狱的领导干部中,也不能全盘否认其中有一部分人,在他们职业生涯的早期,曾经有过革命的理想和高尚的人生追求,有的人曾经是人品翘首和道德标兵。
然而,规则是基础和前提,它可以解决基本面问题;人品可保证个体安全或一时安全,对于规则而言,它是刀刃之钢、猛虎之翼。人品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它不能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问题,尤其在特别复杂重大的问题上,人品可能中流砥柱,却很难力挽狂澜。由于“人是活的”,“田忌赛马”不是遵守规则的经典,而是投机取巧的样本,它的魅力远远超过了规则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有人称其涂毒了后世子孙。
规则论者反对一味教化,诸不知很多教化是规则的劝说,儒教有“君子设计”之说,但像《弟子规》等经典其实是常人的基本规则教育。十八大以来,林林总总的文件,一环扣一环的教育,其实多数都是规则教育。人品论者容易把大众教育提升到精英要求,想要每人懂得“为什么”,这似乎是一个遥远的彼岸。规则虽然重要,但作用也不是无限的,除了需要人品的配合,还要形成规则之网,对逼停地铁者,必须有后续规则进行反制;人品具有能动性和独立性,也有隐蔽性和易变性,反而证明要持久磨励和终身学习,更需要严密的规则来固化言行。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名人观点的侧重,对于我们强调《准则》和《条例》的重要是极大的支持。但也必须说,在规则面前,“孔融让梨”式的道德主体不必也不会那么自觉了。
“道德是在地上划条线,法律是在地上扎道网”。线管君子,网管包括小人的所有人,因人而宜,择其所用。中央从对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路线和“三严三实”教育,到颁布《准则》和《条例》,就是在人品与规则上双向发力。规则落实了,党员干部队伍就不会再有大的问题。花气力让人品同时提升,就可以提高规则实施的效率和效果,就能促进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当“铁的规则”有幸遭遇“硬的人品”,那是吾党吾国吾民之幸,不仅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还有包括文明建设在内的各项社会建设,都将会出现“铁笼飞车”的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