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用工荒”的说法始终在珠三角回荡。在各制造企业生产线上频繁流动的工人中,除了农民工群体外,还有一个不被人了解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学生的身份,但却从事着与工人完全一样的工作,而且拿着可能还低于正常工人的薪水。他们就是由学校带队到这里参加“顶岗实习”的中专或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军。据猜测,目前在珠三角各类电子厂的生产线上大约有三成工人其实都是这些来顶岗实习的“学生工”。(12月21日《北京青年报》)
“学生工”大量出现在珠三角相关制造企业的生产线上,其实是多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一方面职校生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要求,国家层面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对职校生的实践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表面上于法有据;其次,珠三角的生产制造企业、尤其是电子企业低端的手工操作工一直都供不应求,处于“饥渴”状态,大量实习职校生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缺;最后,作为组织方——职业学校而言,打着帮助学生“实习”的名义挣取高额的“人头费”,可谓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而最终伤害的是职校生,职校沦为不折不扣的就业市场“蛇头”,于学生发展、职业教育的未来都可谓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育塑造“大国工匠”是国家的既定方针。而现实中,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往往停留在嘴上、纸上、墙上,主要表现在三个维度:其一,未建立起正常的职校生招生体系,一些职业学校招生往往瞄准中学阶段的“三差”生,升学无望转而无奈选择职校,致使很多职校有名无实,成了社会上一些暴力、粗俗行为的集散地;其二,对职校存在重办学、重招生,轻管理的倾向。很多职校以生源规模庞大为荣,收取高额的培养费用,而具体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和职业兴趣培育却十分缺乏,职校毕业生学无所长现象突出。其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瓶颈仍需进一步予以突破。比如说职校生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问题,职校生学历升迁发展问题及职校生职称、薪酬评定的症结问题等等。
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来形容被送到珠三角充当一线劳工的职校生并不过分,明摆着的将一些学习会计、计算机甚至美术、服装设计的学生安排到了电子厂的生产线上,能实习出什么样的专业经验来呢?有的恐怕是对职校的失望和对就业前景的厌倦而已,而令人遗憾的是,相关监管职能部门的无视,令内心处于抗争的学子也陷于徒劳的境地。
时代需要技术工人,从制造业大国转型到制造业强国需要“大国工匠”的支撑,新一代技能工人培育决不是靠“包身工”式的劳务输出所能造就的,将职校生变卖为廉价的操作工是断送职校自身发展的前景,也是断送中国制造的明天。保障职校生正常的教育和实习权利,企业、社会,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责无旁贷,一个都不能少。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