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生实习为何总被舆论围观

2015年12月17日 07:30   来源:羊城晚报   阅尽

  西安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组织600学生到东莞的工厂实习,又引舆论围观。有家长担心孩子千里迢迢赴外省的旅途安危,也有家长质疑学生是否成“廉价劳动力”,甚至有人提出校方会否从中谋利。

  技校学生实习被卷入舆论的漩涡已不是首次。近些年,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类似事件,有的技校学生到企业实习与普通工人一样天天加班,劳动强度大但报酬微薄;曾有媒体质疑,有某些人打着“技校实习”旗号充当“包工头”或“黑中介”;还有媒体曝出有技校学生到夜总会实习,引发轩然大波。以上种种,引起了各地监管部门的重视,纷纷颁发红头文件禁止。

  透过诸多乱象可以看到,当前职业学校的实习工作确实不够规范,内中鱼龙混杂,难免受到舆论的抨击。除此之外,学生家长对职校定位的不明确,也造成了认知的偏差。

  对中高等教育来说,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内容和环节,尤其是职业院校,实践与理论教学缺一不可。就某种程度而言,职业教育本身就是要“在实践中学”,边干边学,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为社会提供具备专业技能的蓝领工人,但许多家长对此的认识相当含糊,而有些学校也在招生中有意无意地淡化这种定位,更加剧了这种认知的错位。

  事实上,国家教育部等曾就职业院校的实习颁布过规定,类似《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等文件还发过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会对相关条款增加或完善。因此,职校组织学生实习工作本身并没有错,甚至可以说,目前相当多职业学校的“实践课”还是薄弱环节,还需加强。

  但这并不意味着职业院校的实习工作无可指摘,问题在于,学校的组织是否合乎规范,有无尽到对学生和家长的告知义务?如此次引发争议的事件,学校组织一年级学生顶岗实习,这就违反了教育部的相关规定。同时,学生的权益是否得到保护,是否真如网友所质疑的,学生被当廉价劳力被“贱卖”。当正常的教育事业总处于舆论的风口浪尖时,所带来的纷扰不言自明。

  尤需一提的是,职业教育在我国仍是条“短腿”,尤其是学生的实习该如何规范,如何与企业有机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实习中是否可获得一定收益,这既有待观念的更新,也有待相关法律和规章的完善。比如,学生在实习中的人身安全问题、权益保护、薪酬待遇等,都应有明确的界定。总之,职业院校学生的实习,不只是教育部门的事,也亟待社会和相关法律的补课。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