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造的屠呦呦“致辞”何以盛行

2015年12月15日 07:08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聃

  登上诺贝尔奖领奖台后,屠呦呦再次刷屏社交网络,但这次被转发的是她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诺奖致辞”。譬如,一篇流传甚广的“致辞”题为“感谢青蒿,感谢四个人”。另一段屠呦呦领取诺贝尔奖后的发言同样也在社交网络上蔓延:“……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所以,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满满的“心灵鸡汤”范。然而,这两个版本的所谓“致辞”,经媒体考证均为伪造。(《科技日报》12月14日)

  事实上,仅仅凭借常识和报道来判断,就不难发现这两段所谓屠呦呦的致辞是假的。回顾这几天的新闻,屠呦呦在接受瑞典国王颁奖后,并未发表任何获奖感言或致辞;诺奖周期间,她只在公开场合有过两次讲话:一次是媒体见面会,一次是在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演讲。而在这两次相当正式与严肃的讲话场合,屠呦呦不会去做“心灵鸡汤”式的激情演讲,证伪屠呦呦的“被致辞”,其实并不困难。

  随着屠呦呦诺奖发言落下帷幕,一些微信营销号开始推出形形色色的屠呦呦获奖感言,引来众多网友疯狂转发。细读这些被杜撰出的“屠呦呦版鸡汤文”,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富有煽动力、读来朗朗上口、辞藻华丽但思想深度欠缺。相比屠呦呦“被致辞”内容的真相如何,此种对诺奖致辞的网络消费现象,与背后的传播心理,无疑更需探究。

  不是说我们的生活不需要励志,但当种种伪名人格言以“批量生产”的方式而制造出来,首先映射出的,是部分微博与微信公众号的无底线式经营策略。“不要去追一匹马,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我喜欢宁静。蒿叶一样的宁静。我追求淡泊,蒿花一样的淡泊”,这些虚假的“名人语录”,最终目的不过是为了去打动用户、圈住粉丝,尤其是一些美容机构、房地产公司的微信公号,最热衷于转发此类话语。

  传播是双向的,流行也是双向的,直面屠呦呦伪“获奖致辞”的泛滥成灾,同样不能不问的,是网络受众的心理:到底是他们失去了辨别真相的能力,还是这些伪“致辞”切中了他们隐秘的心理?后者的可能性应该更大一些。网络之上,微信之中,多数人都在浅阅读,当点赞与转发成为轻而易举的事情,就很难有人静下心来,对自己转发的内容进行考证。与此同时,有太多的人在渴望着成功,这种渴望是如此强烈,以致他们认为名人的任何一句话都有不容质疑的力量。

  因商业的驱动和对成功的崇拜,于是一些名人语录、心灵鸡汤得以广为流传,这正是屠呦呦伪“获奖致辞”蔓延于网络的背景。年轻人热衷于追问人生,渴望从成功者那里获得成长的秘密,这固然是好事。然而,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远离常识,都需要遵从“消费”的底线,都需要首先强大自己。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