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文萍:中非关系进入升级版的快车道

2015年12月08日 09:56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年12月4-5日,继2006年10月首届北京中非峰会之后,第二届中非峰会时隔9年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此次中非峰会不仅是第一次在非洲大陆举办,而且通过了《峰会宣言》和《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两个纲领性文件,以“1+5+10”的新架构将中非关系的未来发展带入了升级版的快车道。

  首先是“一个”新定位的“1”,即中非双边关系的定位从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6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中非峰会上,中非合作定位为“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加强交流和磋商,以及国际事务上加强合作”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自那以后,我们陆续和南非、尼日利亚、埃及等几个非洲重点国家建立了双边层面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此次峰会上中国与整个非洲的关系定位全部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充分表明中国重视非洲大陆作为一个整体的力量,非洲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仅仅几个主要非洲国家)在中国外交中的权重不断上升,非洲与中国已成为互为倚重和相互支持的外交战略支点,将在未来发展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共赴时艰。

  其次是“五大支柱”的“5”,即中非双方要坚持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明上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虽然与2006年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定位中涉及的五个方面高度一致,但如果细心品味一下9年前“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中五方面的内容表述和9年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五大支柱”的表述,还可以看到,“文明交流互鉴”取代了“文化交流互鉴”、“安全上守望相助”取代了“安全上加强交流和磋商”、“国际事务中团结协作”取代了“国际事务上加强合作”。从“文化”到“文明”意味着文化交流外延和内涵的扩大;安全合作从一般意义上的“交流磋商”到“守望相助”意味着安全利益的交融和共同担当;国际事务上从“加强合作”到“团结协作”则意味着双方合作的更加抱团、更加协调和紧密。也正是因为上述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从广度、深度到相互交融度都有了质的飞跃,因此其表述和作用也从以往“五个方面”这种一般意义上的平面性理解升级为“五大支柱”这一具有纵向贯穿性特征和支撑性作用的新表述。

  最后是最引人注目和最具轰动性效应的“十大合作计划”中的“10”,即中非工业化合作计划、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中非基础设施合作计划、中非金融合作计划、中非绿色发展合作计划、中非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合作计划、中非减贫惠民合作计划、中非公共卫生合作计划、中非人文合作计划和中非和平与安全合作计划。和2012年7月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部长级会议推出的“投融资、援助与民生、非洲一体化、中非民间交往和非洲和平安全”等“五个(优先)领域”相比,中非合作在短短三年之后就从原来的“五个领域”大跨步、超强度地扩展到“十大合作计划”。而且这“十大计划”中的助推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加强铁路公路航空等三大网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发展、公共卫生合作等新领域里的新举措,都是在新形势下根据非洲联盟制定的指导非洲未来50年发展方向的“2063规划”而提出并规划的,体现的是非洲需要、非洲同意和非洲受益的原则。

  更让人鼓舞的是,“十大计划”中每一个领域的合作计划都有具体的资金或者技术、物资支持,所有的举措都旨在破解长期以来桎梏非洲发展的三大瓶颈,即基础设施滞后、人才不足、资金短缺。难怪乎,当本届非盟轮值主席、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在听完习近平主席的开幕式讲话及上述举措后,难掩激动,认为“习主席宣布的新措施是历史性的,将为充满活力的中非关系注入更多的动力”。他还说,中国在非洲“正在做过去非洲曾期待殖民者做的事。(现在)如果当年的殖民者们有耳朵,请他们也听听习主席的讲话”。穆加贝总统的脱稿幽默之词其实指出了一个事实,即中国在用真诚和巨大努力帮助和推动非洲发展,这与口惠而实不至的西方殖民者们有着天壤之别。相信中非合作将在“1+5+10”的新架构中驶入发展的快车道。

  (作者:贺文萍 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The Charhar Institute),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