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能源脱贫,关键在煤炭

2015年12月02日 09:30   来源:环球时报   盖尔·拉夫特

  进入21世纪第二个10年,人类的生存环境依然恶劣,仍有20亿人生活在能源贫困中。这些人没有灯用来读书,没有能源来做一顿热饭,没有电来提供清洁水和卫生设备。

  能源贫困极大地阻碍了全球经济增长,使得贫困人群无法实现经济地位的提升。许多环保主义者因此表示,如果我们实现从化石燃料向清洁能源的转换,让气候变化得慢一些,地球温度下降一些,穷人将免于这些问题的困扰。然而,现实却是,如果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就限制碳排放形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发展中国家的能源处境将更加糟糕。

  以世界大多数贫困人口所居住的亚洲为例,该地区的主要负荷依然源于煤炭。中国的发电量将近八成来自煤炭,仅在过去一年中就有155座新的火电站获建设许可。印度的能源贫困人口数量超过美国总人口,其发电量的60%来自煤炭。东盟十国总共6亿人口依然严重依赖煤炭。即使这样,其中有1.3亿人口还没有用上电。不仅如此,东盟地区的能源需求在未来20年内还会增长80%,达到日本目前的总能源需求水平。另外,在不远的将来,3/4的亚洲新建电站将是火电站。

  亚洲人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喜欢煤炭。相反,他们清楚煤炭是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也引发了许多健康问题。但与此同时,跟其他用于发电的能源比起来,煤炭更加便宜,数量更多。对穷人来说,能源成本最为重要。天然气发电厂的建设成本是火电厂的两倍,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建设成本则需要数十年时间才能降到火电站的现有水平,况且当前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

  相比之下,富裕国家选择大规模弃用煤炭。英国能源大臣安布尔·拉德最近宣布,该国将在10年之内关闭所有燃煤发电站。荷兰政府也打算采取相同的措施。而在天然气价格极低的美国,煤炭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奥巴马政府不仅禁止在国内新建火电站,而且还在施压其他国家,拒绝为海外的煤炭项目提供资助。

  富裕国家转向其他能源有效地拉低了煤炭的需求量,使全球煤炭价格下跌一半,这对穷人来说愈发具有吸引力,有利于缓解全球能源贫困的状况,却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减排的难度。

  可以想见,煤炭将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成为争论焦点。富国将会通过各种“胡萝卜加大棒”手段施加压力,努力迫使发展中国家减少煤炭使用。这将使得穷国只有两个选择:坚持用煤导致谈判破裂,或同意接受永远也无法实现的目标。

  所以,与其把煤炭一棍子打死,发达国家不如将资源投入到引导和鼓励发展中国家更好、更高效地利用煤炭。如果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随心所欲,付出代价的必将是能源贫困问题永远无解。(作者Gal Luft是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所长、美国能源安全理事会高级顾问,本文由张培译)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