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科学的源泉是什么

2015年11月30日 09:19   来源:人民日报   思 南

  ■我们需要科学大家和卓越工程师,也同样需要像任鸿隽那样的科学精神的布道者

  民富国强,少不了科学。不久前,上海举行了纪念中国科学社和《科学》创刊百年座谈会,重新梳理我国科学传播的百年血脉,重新审视《科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个世纪以前,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任鸿隽和一群旅美爱国青年结成中国科学社并在上海创办了《科学》月刊。这份“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的杂志,在发刊词中明确提出“科学”与“民权”并列的国家强盛所必需的两条“平行线”——这比《新青年》呼唤“赛先生”还要早8个月。

  “科学的源泉是科学精神。”阐释科学思想、科学思维方式一直是《科学》杂志坚持的主张。《科学》草创之初,发起人除了撰写文章,每人每月还要从学费中省出一部分作为杂志印刷费。怀着科学救国的热忱,他们克服经费、人员上的困难,撒播着科学的火种。科学求真的精神,不仅激励了最初的创始人成长为科学大家,围绕《科学》杂志的一群人也大都成为我国近现代科学事业的第一代科学家。比如,土木工程学家茅以升、地理学家竺可桢、数学家姜立夫、地质学家丁文江等人就是中国科学社的社员,也是《科学》杂志的撰稿人和忠实读者。1930年,年仅20岁的华罗庚也正是凭借在《科学》上发表的论文崭露头角,从而得以破格进入清华大学,走上数学研究道路。

  在我国砥砺奋进、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今天,人们更能体会到科学的价值,也更敬佩老一辈科学家的远见卓识。回望历史,他们对科学精神的重视、对创新文化氛围的培育,尤其难能可贵。

  当下的中国,科学在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已今非昔比。我国的科学家已能够和国际同仁同台交流,科技实力也在全球占有了重要的席位。但是,我们依然要正视这样的现实:虽然科学技术不断精进,却少有国际公认的科学大师,公民的科学素养与我国的经济地位很不相称。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点却是大家的共识:科学精神的根基还未厚植,科学的思维还不普及。毕竟,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思维,并不等同于头脑聪明、知识渊博、技术先进,科学土壤和文化的培育也不是一日之功。现在重温《科学》杂志的创办历史,不仅仅是为了挖掘它的历史价值,而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加响亮地呼唤科学精神。眼下,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其成功与否尤其离不开原始创新,而原始创新始自对科学的热爱、对真理的追求,其中凸显的正是科学精神。我们需要科学大家和卓越工程师,也同样需要像任鸿隽那样的科学精神布道者。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多些《十万个为什么》    2016年03月21日
  • ·讨论也可以躺桌上?    2016年02月26日
  • ·技术人员不是“二等公民”    2015年07月03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