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早上,河南南阳市十三中九年级十二班学生云博,因心脏骤停突然晕倒在早自习的课堂上,在120急救车赶到时已无生命体征。这几天,河南南阳15岁学生猝死课堂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花样少年猝死令人惋惜;而孩子父亲的追思文章,更令人悲痛,值得反思。(11月16日《大河报》)
一个15岁的初中生竟然猝死课堂。据悉其头天晚上写作业写到12点多,早上6点20分起床。不过是一个初中生,却只能睡6个小时。其父亲在此之际,在网上撰文忏悔令人唏嘘。
毫无疑问,作为孩子的父母应该在学习之外,多关心孩子的健康。学习压力那么大,家长呢,也应该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减压。从这个角度来说,学生课堂猝死,每个家长都应该反思,多关注孩子的健康。然而,学生课堂猝死忏悔的不该只是家长,一个简单的追问,这个孩子写作业到12点多,家长又能如何,难道引导孩子不做作业吗?似乎又不太可能。这就说明了,这名学生的猝死折射出的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我们必须直视,呼吁素质教育那么久,倡导减负力度也不小,为什么效果却不明显,仍然出现学生猝死、学生自杀的现象呢?
此前发布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显示,青少年轻生案例中,75%系学习压力大所致。与之相应的是,2013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一份《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的征求意见稿,舆论称之为“史上最严”的减负令——其中有一条就是“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2014年,教育部针对中小学“减负”再出利剑:将对全国各地学生课业负担情况进行监测排名,并把各地减负工作开展情况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等挂钩。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减负规定的三令五申,另一方面是中小学校的“不领情”。
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韩国2016学年高考开考,韩国社会提前几天便进入“高考模式”,例如,空管部门提前部署高考当天禁止客机起降的时间,以避免噪声干扰外语听力测试,等等。对此,我国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原来对高考的重视韩国也一样啊。完全无视韩国高考存在的制度缺陷,以及韩国居高不下的青少年自杀率。从这个角度来说,扭转社会的认识,改变人们的教育观显得十分重要。
庆幸的是,10月2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要求切实消除学校减负、家长增负,不问兴趣、盲目报班现象,不做“虎妈”“狼爸”。教育部门主动介入家庭教育,倡导新的教育观念,的确值得赞扬。毕竟,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构建健康的教育理念也是教育部门的职责所在。
学生课堂猝死是悲情的,希望这种悲情能够引起教育部门的深思,也希望教育部门能够充分感受到失去孩子的父亲的心痛。唯有此,才能够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与进度。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