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要统一编号,更要强化内涵管理

2015年09月16日 10:39   来源:东方网   李世荣

  9月14日,民政部网站发布《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基本规范》,这是我国志愿服务信息化建设领域第一个全国性行业标准发布消息。民政部社会工作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志愿者将被赋予国家统一编号,这会增强个人荣誉感和归属感,激发公众参与志愿服务热情。(9月15日《京华时报》)

  不可否认,实行志愿者全国统一编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好处,一是志愿者的信息准确、统一规范,不仅便于管理,也的确能增强志愿者的荣誉感、归属感,以及社会对志愿者的认同感;二是改变了过去用身份证号码作编号的做法,可以起到保护志愿者隐私的作用。这种制度设计的善意值得肯定。

  不过,在笔者看来,赋予志愿者国家统一编号只是一种管理形式上的进步,而从志愿者队伍的现状来看,现在更缺的是对志愿者的内涵管理。实际上,现在志愿者队伍存在两个明显的问题,首先是监管乏力,漏洞百出。由于没有设置志愿者准入门槛,在志愿者的选拔上几乎没有任何遴选、甄别的条件和规定,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不仅使得志愿者队伍鱼龙混杂,素质高低不一,也让一些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或打着公益服务的幌子牟一己之利,或利用公益平台干着违法的勾当,严重败坏了志愿者的形象和志愿服务的声誉,像前不久曝光的广西助学达人借“百色助学网”性侵女童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其次是志愿服务形式单一,缺乏专业性服务。一说到志愿服务,人们常见的无非是到敬老院、社区慰问孤寡老人,在大型活动上维持秩序,或是担任交通引导员、支教老师等这些内容简单、缺乏技术含量的服务形式,可事实上,志愿服务并非只有这么几个简单的服务项目,从国外的义工服务内容来看,有很多都有着很强的专业性,比如帮助残障孩子康复、给患有自闭症的人提供心理疏导、为不良少年提供矫正辅导等都需要相应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而这些技术含量极高的专业志愿服务项目恰恰是我国志愿者最大的短板,亟需有关部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弥补。

  由此看来,当务之急不止是简单地赋予志愿者一个国家统一编号,而是要注重、强化对志愿者的内涵管理,一方面要制定志愿者管理条例,通过立法来规范、监管志愿者的行为,对志愿者违法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另一方面应建立志愿者遴选和退出机制,特别要对志愿者实行试用考核和日常工作考核,这样一则可以严把志愿者入口关,将不合格者拒之门外,一则可以及时淘汰那些表现不好的志愿者,始终保持志愿者队伍的纯洁性;最后要建立专门的志愿者培训机构,加强对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培训,使每个志愿者都各有所长,身怀绝技,这样不仅能大大提高广大志愿者的服务技能和水平,扩大志愿服务的领域和人群,使志愿服务多元化、专业化,还能有效避免扎堆献爱心的现象,使我国志愿者服务工作在服务范围、内容及专业能力等各个方面都上一个新台阶。

  言而总之,对志愿者的管理不仅要统一编号,在形式上下功夫,更要强化内涵管理,而有了这种志愿者内涵管理,就一定能吸引大量的专业人才投身志愿服务,提升志愿服务水平,促进我国志愿服务业提档升级,使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在内涵上有一个质的发展,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里,笔者由衷期望有关部门能在志愿者内涵管理上拿出更多更好的办法,而不是只在形式上做文章。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