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的新书——《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提到这样一件事:在阜平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习近平说自己看到材料,2012年某县被确定为国家级贫困县,居然在政府网站上发布“特大喜讯”,祝贺成为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甚至有的地方,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进入全国百强县之列。对此,习近平直言自己非常“愤怒”。
列入国家级贫困县为何成为该县的“特大喜讯”?
理由是简单不过的。“帽子”一戴,财富利益滚滚来。在全国中西部21个省区市确定了592个县(旗、市)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贫困县”称号可带来大量补贴。只要入选,每个县平均都可以获得数以千万,甚至5.6亿元资金用于扶贫开发,这些财政补贴往往是一个贫困县全年财政收入总额的一倍甚至好几倍之多。另一个原因,在加快做大做强的时代背景下,因为起点低,容易在全国乃至世界评比中榜上有名,成为全国百强县,既能满足地方政府好大喜功的心理,而一方主政的官员还能藉此赢得政绩。
贫是求助之基,困是获利之本。“贫困”不是耻,“贫困”不是祸,被评上“贫困县”是喜事,成了“特大喜讯”,应当放爆竹庆祝,应当开庆功会庆功。透过“特大喜讯”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有不少干部不以民生之维艰为耻,不以百姓困苦而不安,却以能得到国家的大笔补助为荣。无独有偶,同在2012年,湖南新邵县被评为国家贫困县,一则“热烈祝贺新邵县成功纳入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成为新时期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的LED宣传标语在各大微博和论坛上传播,引发热议。可见“特大喜讯”一说,不是个案。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贫困县”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商店和颇多的昂贵的汽车,令人感觉不到一丝贫困的气息。一面戴着“贫困县”的帽子、一面却在新盖办公大楼的消息时有所闻。房县是湖北25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去年3月25日,县城新建了政府大楼。远远看去,一大片斜顶的仿古建筑群屹立在山脚下。这片在建的建筑群是房县的行政中心,由5栋建筑组成。中间一个主楼,四角对应着风格相似的4栋建筑,每栋4层。主楼门口还规划有喷泉,整个建筑群显得非常气派。还要提及的是,几亿元的扶贫款成了“唐僧肉”,各级官员都来咬一口,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也不是个例。一家贫困县的餐馆老板说,他不知道补贴被用于何处了,“我们被告知许多补贴进入当地信用合作社,我们能在那里申请贷款,但他们只贷给关系户。”
明乎此,一种怪现象就出现了:有些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明明不贫不困,却要尽量装穷,想方设法戴上贫困县的帽子,已经戴上了帽子的,则要努力保住这顶不中听却很受用的帽子;同时,贫困县还要努力“炫富”,要力争上富强榜,争取戴上全国百强县的帽子。“头戴贫富双帽”,各有妙用无穷;一穷一富,先穷后富,集贫富于一身,获名利可长久,这种乱象,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
习近平直言自己非常“愤怒”,是对这些干部精神状态的严厉批评,也是对这些无所作为干部的严重警告。这件事也提醒评比贫困县的上级部门,我们要查一查,在已戴上贫困县的帽子单位中,有没有戴错了的?在那些穷庙里,有没有“富和尚”在胡作非为?还有多少不作为、乱作为的官员在“贫困县”里混日子?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