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鹏:把进军中亚的风险变成机遇

2015年08月20日 10:14   来源:环球时报   易鹏

  “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并实施以来,中亚地区再次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地区。就中国企业而言,进军中亚会遇到什么风险,又该如何应对?

  实际上,任何外来力量要进入中亚地区发展,都面对着一些客观存在的风险,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中亚地区人口分散,经济基础较差;国内政治形势复杂,稳定性较差;国际形势复杂,利益斗争激烈,中国可能会面临人为设置的障碍;文化交流不足,各自相互间都很不了解,除了官方的互动,还需要有更多的民间力量和商业力量去促进民心相通;提防潜在的恐怖主义威胁。

  面对上述风险点,我们该如何克服呢?在国家战略已经确定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坚定信念,保持自信,同时做好技术细节。风险往往孕育着机遇,长期来看,无论从国家安全角度,还是从经济发展角度来说,中亚地区都会为我国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首先,全局战略之下,要有针对性地细化落实。以往我国在中亚地区已经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这些工作往往是在一个大的外交策略或者经济战略支撑下,按照统一部署进行的,中亚的工作仅仅是其中的一个部分。现在,随着“一带一路”构想的深化,我们需要开始在中亚地区进行深耕细作,这就要求我们在宏观战略既定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分类推进。例如根据中亚五国各自不同的特点区分对待,毕竟它们经济基础有好有坏,与中国的关系有远有近,努力发展双边关系,然后用双边关系进展带动多边区域合作,推动“一带一路”构想的落实。

  其次,要加强国别研究力量,深入开展细致国别研究。我们在看待“一带一路”倡议时,需要用一种以“十年”为单位的长远眼光来审视。这就需要我们舍得为中亚地区的国别研究投入力量,特别是一些基础性研究工作的力量。在国别研究的过程中,要注意创新研究方式和方法,研究应该“接地气”,能够应对中亚实际存在的复杂问题,找到解决之策。

  第三,注重多轨外交并行,通过各种渠道打造影响力。在面对国内政治形势复杂,国际因素干扰强烈,政局不是非常稳定的国家时,保持单一的外交渠道往往会很被动。所以,应有意识地放开不同形式外交轨道,让半官方、非官方的学术机构、社会团体参与到对中亚国家的友好工作中去。这样一方面能够增加中国在中亚国家各个阶层和派别之中的影响力,同时也能够有不同渠道来应对邦交国国内的政局变换,长期保障我国在邦交国的合法权益和政治影响力。

  第四,经济行为必须配合民间文化宣传。实际上,我国对中亚地区的官方文化宣传一直在做,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民间则更重视商业机会,忽略了文化交融的重要意义。要让民间认识到文化交融的意义,重要的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也理应包括中亚文化“走进来”。只有中亚文化被中国普通百姓所了解,我们才能够真正认识一个全面的,完整的中亚地区,而不是仅当成一个商业淘金之地。要依靠民间自发的文化推广力量,而不能仅仅依靠官方渠道。

  最后,进军中亚,要相信市场的力量和企业的自主选择。“一带一路”构想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方法、按步骤,切忌急于求成。特别是在微观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一定要做到“不越位,不缺位”。政府的工作是“搭台子”,就是要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建立项目合作渠道,并保证我国企业在投资国的合法利益。当去中亚投资是一个高收益、低风险的项目时,自然会有很多企业抢着去。▲(作者是盘古智库理事长)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