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为西部发展打开机遇之门

2015年08月13日 07:53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打开了另一扇机遇之门。

  这些年,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发展步伐显著加快,但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与东部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带一路”战略将构筑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推进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步伐,为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提供契机。依托“一带一路”战略,西部地区可以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对外经济走廊,为西部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创造前提条件;可以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切实找准自身战略定位来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发挥各自在向西开放中的重要作用。

  抓住“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西部机遇,当前和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构建现代化的交通物流新枢纽,促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从地理位置看,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重要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应统筹推进铁路、公路、航空、油气管道、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元化的运输手段,逐步形成连接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国际骨干通道网络。比如,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利用建设中巴经济走廊的契机,完善交通软硬件设施,积极推动面向中亚、西亚、南亚和欧洲的物流通道、能源通道、信息通道建设。又如,云南作为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是“一带一路”战略的连接交汇点,可以与缅甸、老挝和越南等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地区在公路、铁路、水路、机场、管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开展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把云南打造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再如,广西具有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区位优势与海洋资源优势,可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通过加快港口城市合作网络建设,逐步构建以北部湾为基地覆盖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城市的航线网络,并带动制造业、资源开发、旅游、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在各港口城市之间形成航运物流带、港口合作带、临港产业带、旅游圈,使广西成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

  二是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扩大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经贸合作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点内容,西部地区要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形成宽领域、深层次、高水平、全方位的经贸合作格局。比如,着力解决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又如,扩大双向投资合作,拓展相互投资领域。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再如,鼓励西部地区有竞争力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在沿线国家主要交通节点城市和港口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力争率先打造成产业示范区和特色产业园,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实现区域产业协同融合、资源互补共享的良好发展格局。

  三是加强西部地区与沿线形成产业互补互动的新格局,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要素禀赋各异,发展水平不一,比较优势差异明显,与我国西部地区众多产业存在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合作空间。西部地区要明晰各自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资源整合等重大事项,促进与沿线国家的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积极寻找与沿线国家合作的契合点,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沿线国家设立研发中心,设立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网络,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产品价值向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延伸。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西部地区应利用自身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医疗卫生、志愿者服务等领域开展合作,进一步增进与沿线国家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社会基础。(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王 佳 舒 杏 霍伟东)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对战略对话的几点思考    2016年06月17日
  • ·聚焦经济,弥合中美战略分歧    2016年06月07日
  • ·美“亚太再平衡”战略失道寡助    2016年05月30日
  • ·“两面性”有损中美战略互信    2016年05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