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各地频繁爆发金融危机,发生原因虽然各有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点:危机发源国忽视了对本国金融风险的管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不公正的症结,很大程度上在于美元主导着国际货币体系,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变动常常对盯住美元的新兴经济体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冲击力,在这些新兴经济体内引起剧烈币值波动,甚至引发金融货币危机。对美元过度依赖不仅可能削弱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权,捆绑各国央行运用宏观政策工具的手脚,而且还可能将各国置于更大的风险暴露之中,使之遭受被“金融殖民化”的代价。
货币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货币本身的问题。对东亚来说,随着区域内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实行区域金融货币一体化已成为适应客观经济形势的一种选择,也是当前东亚经济体应对因过度依赖美元而产生的各种矛盾的现实思考。然而现状是,东亚很多经济体都处于“骑虎难下”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患上“浮动恐惧症”,盯住美元的汇率体制成为东亚金融货币合作进程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经历过危机后的东亚各国深刻意识到摆脱过度依赖美元的急迫性和重要性。
在东亚金融货币合作停滞不前、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之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将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暴露得一览无遗,东亚经济再受重创,东亚货币合作再次被推上议事日程。与以往不同的是,中国正在明显改变以往的被动姿态,积极推进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希望借此将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降至最低。这既是出于对危机的应对,也折射出中国已经具备临危不乱的制度自信。
中国在2010年即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各界对中国经济继续保持稳步发展充满信心,中国被赋予更高的引领地区经济发展的期望。作为东亚第一大国,中国无疑有能力、有责任在东亚金融货币改革进程中有所作为,中国也正在积极主动地承担和履行带领区域经济发展的大国责任。事实上,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推动东亚金融货币合作进程,人民币的区域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人民币区可行吗?西南财经大学教授霍伟东等的专著《人民币区研究》,基于现实背景和未来规划,提出了建立人民币区可以作为东亚金融货币合作的新探索。作者充分借鉴最优货币区理论和其他相关的研究成果,在对国际货币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货币区进行回顾和比较之后,界定“人民币区”概念。根据中国所处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机制保障建设等方面,对建立人民币区是否具备可行性进行较为充分的论证;坚持辩证思维,综合评估建立人民币区对中国和区域其他成员的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成本;结合国际货币体系最新的重大热点事件,对欧洲货币一体化进程进行梳理和分析,为建立人民币区提供思考和启示。作者特别提出,东亚可以通过实施自由贸易区等进一步紧密地区经贸关系的安排,实现其与货币一体化的联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人民币区战略的良性互动可作为人民币区顺利建成的路径选择。
作者提出以大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作为推动人民币区建立的战略措施,重视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人民币区建立的互动关系,为研究人民币区的制度性安排提供新的思路;结合国际政治经济热点焦点,分析欧债危机下欧元区的发展前景及其对人民币区建立的启示,论证人民币区建立正处于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期。
该书由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作序并担任学术顾问。国家社科规划办对《人民币区研究》的专家意见为:该成果深入研究了人民币区的相关问题,系统全面、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方法科学。
该著力争突破人民币区域化和国际化的相关研究,提出建立人民币区的构想和思路,研究如何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步骤,稳步建成并巩固人民币区,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正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人民币区研究》所提出的关于人民币区的内涵以及重视自由贸易区战略与人民币区建立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马志刚)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