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判断与决策

2015年08月04日 08:00   来源:中国网   邹平座

  中国目前出现了政府与市场失灵的“双失灵”状态,这种状态如同把中国经济置入一个迷阵一般,我们似乎不停地在一个地方打转,走不出去既有的困局。中国经济想要走出困境,面向未来,要克服市场的信息不充分、机会价值、效用失真、有效需求失衡、稀缺性幻觉、交易成本以及自发性衰退这七点市场的局限性,建立起超市场的市场经济,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动力。

  进行信用再造。改革经济制度、信用制度和金融制度成为必然的选择。通过改革使金融效率提高、信用对称,强化经济的供给管理,提高货币的供给弹性,增加对实体经济和有效供给的投入,压缩不合理支出。中国想在短期内改变经济制度,把国有资产私有化是有难度的。但是,中国必须进行信用再造,以此来改革金融结构和提高金融效率。信用再造可以分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一是营造公平、有效、结构合理的金融生态;二是对资产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进行信用化和证券化,形成融资能力;三是渐进性地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对于中国的信用再造而言,在支持实体经济方面,资本市场具有银行所没有的优势和功能。通过资本市场的证券化,可以使使用权和收益权实现融资。比如明企宝,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同时把优秀的生产力较快地导入中小企业,实现盘活存量,打造经济升级版。

  需要金融再造来优化增量。金融再造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金融浪潮,它是在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建一个市场通道,通过动态金融跟踪服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价值管理系统、信用管理系统、标准化管理系统和瓦尔拉斯交易矩阵这六个系统,进行了金融信息化、金融工程技术和金融组织创新,把金融业原有的虚拟化、泡沫化、投机化的发展趋势转向服务实体经济,在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创新金融市场机制,实现高效率与低风险。

  坚持渐进的增量改革模式。要理顺政经体制和理论体系,认真归纳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基本经验。做强做好国有股份制银行,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金三角的金融结构。经济方面做好国有企业,同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政府方面要提高效率,形成高效政府和大服务的组合、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积极响应“互联网+”的行动,基于互联网,进行信息化统计、管理与宏观调控。举个例子,针对中国专利市场的空白市场,最近在筹备互联网专利银行,通过专利再造,提高专利的有效性与收益性,打破民间企业现有的窘境,使其产品化,推动中国制作业迅速发展,引导其走出国门。

  充分利用和挖掘“六大红利”。一是制度红利。中国的政经体制改革可以进一步释放巨大的生产力。包括政府精兵简政,可以增加大量的生产力,城市化、市场化、西部大开发,海洋经济、农村土改、金融体改,形成全球最优的经济、金融生态,吸引全球的优秀的生产要素向中国流动等;二是科学技术红利。不但能创造新的全球竞争力,还可以提升劳动力红利,是中国走出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三是劳动力红利,中国劳动力转移、城市化、劳动力结构的优化调整、国际劳动力的优化配置,科学技术的提升;四是资源红利。中国地大物薄,资源丰富,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型运用和新能源开发,向资源中注入更多的科学技术,使房地产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五是国际化红利。在全球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要素的最大收益。六是生态化红利,社会未来一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

  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体系。要理顺中国政经体制和理论体系,认真归纳中国经济发展成功的基本经验,不能过分地鼓吹西方的经济理论。在管理上推进党的科学化、民主化进程和水平,对党的理论、执政能力和技术、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和改造。实现党的科学治理结构和机制,形成科学的民主和民主的科学的上下有机结合和均衡。在经济上实现市场、社会和自然的有机统一。在尊重市场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基础上,进行顶层设计和宏观管理。在理论上形成科学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海纳百川,形成主流的科学发展的经济思想,指导中国经济实践。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