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释永信被质疑:交由法律处理,少林寺的理性选择

2015年07月29日 06:50   来源:红网   黄国胜

  7月25日,网友“释正义”发文称嵩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私生活混乱,玷污少林寺名誉。目前,少林寺就此事已向警方报案,并称诽谤或因周边拆迁引起。登封市公安局回应,已受理少林寺报案,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7月28日《京华时报》)

  释永信,近几年来多次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曾记得2011年5月网传“释永信嫖娼被抓”,10月又传出“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包养北大女学生”的传言,其时的少林寺不但报了案,同时,少林寺僧团决定悬赏五万元向公众征集有关方丈犯戒的证据。

  而此次的这则《少林寺方丈释永信这只大老虎,谁来监督》的网帖,在中华论坛等社交平台上热传,短短一天内,网帖转发量成几何倍增长,这几天的新闻不但没有降温,还在热炒之中。27日,举报者释正义接受华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网帖内容全部都是真实的,“有确凿证据”,他愿意承担法律责任。他称已掌握大量证据,“目前公布的只是很小一部分,还有更多的事实证据我会陆续公布。”除了网上发帖外,他还实名向多个政府部门举报,但具体是哪些部门他表示不便透露,只称“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调查,不要影响他们的调查进度”。

  作为评论员,我倒也是希望此次能查出个水落石出,愚以为,寺院可以有商业氛围,用商业活动来维持寺院生存和宏扬佛法,只要生意正当,有何不可?然而,如果少林寺的情况真如举报者所言,方丈披着佛教外衣疯狂地玩弄女人、嚣张地侵占少林寺财产和玷污少林寺名誉,那这样的老虎确是非打不可。

  其实,释永信多次陷入谣言的漩涡,是否和其获得的巨大成功有关系呢?所谓的树大招风,少林寺这几年的长足发展、巨大进步,世人共睹,其商业化推动及宏扬佛法,可能引起多方嫉恨,从近年的少林寺的负面新闻来看,有些人很明显就是“为反对而反对”。

  2013年7月13日《经济观察报》曾有报道:在少林寺早期的发展中,大家一心一意谋发展,做大蛋糕,各方还算和谐。随着少林寺的名气越来越大,利益诉求越来越多样化,影响各方和谐的因素也就越来越多。除了最直接的经济利益外,“名”的变化也在影响着各方的心态。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就举例说,现在领导们合影时候,永信都主动往中间站,明显不懂规矩;在少林寺向领导们送礼,永信站在原地不动,让领导排着队到你面前去领,搞的跟恩赐的一样,“既然是送给领导们的礼品,你就应该双手送到领导面前。”

  连个别位高权重的领导者都有嫉妒之意,释永信的多次谣言,得以在互联网上流传,还得到众多大V们争相点赞或转载,各大媒体更是穷追不舍,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谣言”是否会上升为“真相”,其实考验的不是众多的网民,而是少林寺和警方,和以往一样,少林寺及时向执法机关报案、诉诸法律途径,一切交由法律处理,坚信清者自清,笔者以为这是再正确不过的理性选择。而反观接受报案的警方,却可能是压力山大,但是,既然警方已经立案侦查,而举报者也信誓旦旦愿意承担法律责任,相信警方这一次应该很好侦查,谁是谁非,全国的网民们等待着警方的能力和速度。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少林危机”需要正面回应    2015年08月04日
  • ·乔志峰:少林寺别把手伸太长    2015年03月04日
  • ·批评少林寺是"仇富"吗?    2015年02月28日
  • ·少林寺为啥不能要钱    2014年09月25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