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创空间不是地产空间

2015年07月27日 09:20   来源:人民日报   李红梅

  ■众创空间绝不是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建设,而应有效满足大众创业创新需求,具有较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

  

  左手边放着红牛,右手边放着凉茶,脖子上挂着颈椎按摩器,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36氪空间里,一名创业者紧盯电脑屏幕,投入地工作着。在“开街”仅1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创业热度比夏日温度还高。

  时下,各地创业创新的热度不亚于中关村,各类众创空间也不断涌现。然而,也有那么一些所谓的众创空间,除了能办公之外,没多大作用,已沦为房产型众创空间。

  一些众创空间被地产商绑架,成为盘活存量、租售地产的噱头。几间房子、几张办公桌、一个时髦名字,一些地产摇身一变成为众创空间。2008年至今,我国商业地产投资增幅一直保持在20%以上,与此同时,很多城市商业地产的空置率却一路上扬,如何消化库存成为地产商的头等大事。在这种情况下,有地产商率先推出号称众创空间的商业地产,其他地产商则纷纷跟进。这样的众创空间显然难以提供实质性的服务。

  还有一些众创空间虽然不是地产商办的,但因为缺少专业性服务,已成为单纯的“物业公司”。比如一些号称是平台类、中介类的众创空间,没有专业的天使投资人资源,没有金融运作、商业模式的专业辅导服务,只能提供一般性服务,如注册、优惠办公费用、法务财务咨询等等,久而久之成为“物业公司”。

  其实,众创空间的本质是一个资源集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创业者得到更多的是软件服务,比如融资、商业运作、技术创新等各种专业辅导、扶持服务,而不仅是办公设施等硬件服务。创业创新的成功率其实比较低,就像大浪淘沙,能成功的创业者一靠自身能力,二靠外部给力,因此软件服务尤为重要。从国外经验看,众创空间主要靠导师提供专业服务,他们懂投资、商业运营、金融运作、技术指导等,能让创业者快捷对接资源,把创业成本降到最低。尤其在初创阶段,项目需要融资,最好是天使投资;需要摸索合适的商业模式,适应社会需求;科技成果需要转化上市等等。众创空间应该在这些方面提供完备的专业服务。

  不久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形成一批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同时又具备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等特点的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科技部也一再强调,众创空间绝不是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建设,而是在各类新型孵化器的基础上,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创业生态系统。各地应引导并推动建设“货真价实”的众创空间,切实解决创业者面临的资金需求、市场信息、政策扶持、技术支撑、公共服务等瓶颈问题,最大限度释放各类市场主体的创业创新活力。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