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绝不仅仅是文化部门的事

2015年07月23日 14: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邵希炜

  近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走访了江浙沪两省六市,实地调研这些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在调研中,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发现了很多值得思考的现象。

  德清县委宣传部、县文广新闻局开展乡村舞台建设,名为“乡村亮舞台” 中国经济网记者邵希炜/摄

  做文化不能是一个部门单打独斗

  苏州市作为首批荣获“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称号的城市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在示范区创建成功之后,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建设。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陈嵘向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介绍了苏州的经验。她表示,文化发展绝不是一个文化部门一个部门的单打独斗,而是要做好协调工作,让多个部门共同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据陈嵘介绍,在制定苏州的文化发展规划时,苏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与其他部门协调,将文化发展规划与当地的城市规划相结合,提前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设施规划好,“只要写在了规划里,(这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就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换而更换。”

  在调研中,还有多位地方分管文化的官员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希望财政可以向公共文化服务方面有所倾斜,因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大量的资金投入。有报道指出,根据中国艺术研究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课题组对陕西扶风县图书馆的调研,该馆属国家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但目前的财政拨款,只能保证职工工资的发放。扶风县约有43万人,按国家要求,每人每年购书经费要达到0.6元,依全县人口合计,应有购书经费约26万元,而县财政实际拨付的经费每年只有5000元,平均每人只有1分多钱。类似的情况在记者调研的地方也普遍存在。

  因此,如何加强文化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最大程度的将文化发展的财政资金用得好,落到实处,也值得地方相关部门进行探索。

  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成了大妈和广场舞的天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和任务。农村是我国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农家书屋、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等方式已经不再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农民越来越渴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

  记者在实地调研时发现,在江浙沪地区,多数农村已经建立起农家书屋,甚至电子阅览室,但由于多数青年劳动力外流,村里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儿童居多,再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较低。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还发现,广场舞已经成为农村地区最主要的公共文化活动,在记者到访的各个村落,都有供村民,特别是中老年妇女跳广场舞的“文化广场”。记者采访时,还有村领导告诉记者:“广场舞是很好的活动,拯救了中国农村大妈的健康。”

  在今年3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举行的2015年全国广场健身操舞活动发布会上,主办方宣布,将在全国推出由专家创编、适合不同人群、编排科学合理、群众简单易学的12套广场健身操舞优秀作品,并对其进行推广和培训。出席发布会的体育总局群体司、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等相关官员表示,下一步,体育总局、文化部将对广场健身操舞活动按照引导、扶持、规范的方针,推动其健康有序发展。但体育总局也表示:“广场健身操舞已经成为全民最为普及的健身活动之一。” 因此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认为,广场舞归根结底是一种“文体活动”,而非“文化活动”。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认为,目前,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化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和利用。记者不禁想问,农村的公共文化服务除了广场舞,还有什么?

  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也可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市场仍需培育

  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文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起草的《关于做好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承接主体作出了规定,即“承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主要为具备提供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且依法在登记管理部门登记或经国务院批准免予登记的社会组织和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以及依法在工商管理或行业主管部门登记成立的企业、机构等社会力量。”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在无锡新区调研时,无锡新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锡新区因特殊原因,无法设立配套的政府机构包揽图书馆和文化馆的建设、运行和服务工作。2010年开始,无锡新区大胆尝试,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把图书馆、文化馆的管理、运行和服务外包给两家文化企业,并获得了成功。但相关负责人同时表示,目前,因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一直由事业单位从事,都是体制内单位,因此市场竞争性不够,开放程度不大,市场培育度也不高。他告诉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公共文化领域的运营公司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方面市场的培育工作不应漏掉。”无锡新区文化馆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市场对公共文化领域运营公司的培育环境较差,他希望政府可以重视市场生态环境,培育更多公共文化领域的运营公司,推动这方面市场的发展。

在培育公共文化领域运营公司方面,上海走在前面。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 2014年底开始,上海市文广影视剧通过媒体广泛征集社会主体,共评选出31家社会主体,建立了《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专业化管理合格主体推荐目录》。记者从该目录中得知,企业数量超过10家,其中“场地设施委托管理”的4家合格主体均为企业。记者认为,上海在培育市场主体方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中国经济网记者 邵希炜)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