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陈光标:企业家必须“德”字当头

2015年07月21日 09:29   来源:环球时报   陈光标

  作为一名企业家,笔者深深感到,在今天,加强对传统道德、法制精神的学习,加强创新意识对企业家来说太重要了。从某种程度上讲:传统道德、法制精神、创新意识是企业家的“三轮护航”,只有具备这三方面素养,绝大多数企业才可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平稳向前。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道德、一个企业家的道德形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人们看重。即使是一个很有钱的企业家,如果道德品行差,越来越多的人不愿与其来往、做生意。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多数企业家的追求已逐步摆脱了血腥加血汗的阶段,在创造财富的道路上,道德、文明、善的光芒,越来越受到追捧、崇尚。

  最近经常看到网络上许多人在说:德不配位,必有灾祸。即一个人所处的位置,应具有相应的道德水平。否则,道德不高而权位高,且财富多,就会给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诸多不幸。因此,企业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多做好事、善事,绝不赚昧良心的黑心钱,这样财富给自己、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带来的才是福报。

  如果说,道德是自我修养的内在约束,社会舆论评价是外在压力,那么,法制精神则是一个企业家做人做事必须时刻牢记的强制红线。

  改革开放前30年,的确有一些人靠胆大、冒险,钻国家法律空子实现了一夜暴富。仓廪实而知礼节。1、2岁的小孩子可以穿开裆裤,那是纯真无邪,如果到了10多岁时再穿开档裤,那就是耍流氓了。所以,改革开放后30年,中国市场经济最大任务就是进一步从行政审批转变为资源市场化配置;全面进入法制经济新阶段。在这一个阶段,权利寻租的空间将大大减少,权钱交易将被严惩,依法经营将成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创新创业将获得广阔的空间。

  这两年,中央开展的反腐败既显示了决心,也显示了空前的力度,让人们看到新希望。作为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发展起来的企业家,必须强化法制观念,培育法制精神,这是企业、个人不出问题的前提。

  “世界很大,我要出去走走!”这是今年微信上传播广泛的一句话。因为大家心中都有一个已有的世界,还有一个外面的世界。

  什么是创新?就是从已有的模式走向新的模式,从已有的领域走向新的领域,从已有的世界走向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在变化,不学习、不创新,就会落伍,就会被淘汰。我们曾经尊重的偶像企业索尼衰落了,摩托罗拉被苹果所取代。所以,今天你不创新,明天可能就消失,这是我们企业家当前面临的残酷现实。

  相反,创新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生生不息的兴旺之源。

  企业家如何进行创新呢?一是要用世界眼光看企业,了解行业世界最新发展趋势、最新发展水平;二是要用时代潮流看企业,比如互联网改变了世界,我们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改变、提升自己竞争力;三是要用客户思维看企业,了解客户对产品的需求,在满足需求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过去,我们经常说,如何成就大事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在全国大力倡导创新创业的今天,在互联网人口已经超过7亿人的中国,能不能很好地把握发展时机、走创新发展之路,做大做强企业,就看我们自己了。

  传统道德、法制精神、创新意识,割裂地看都是老话题,但放在一起又充满着现实的意义、紧迫感和挑战性。如果更多的企业家认识并践行好这三者关系,企业和个人都将在面对浮躁的社会时获得一份坦然和自信,将在人生和企业发展中跃上一个新台阶。▲(作者是全国道德模范)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