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吴克敬在户县某报发表了一首名为《户县赋》的诗作,结果被发现,与李景宁2009发布在《陕西日报》上的《户县赋》存在雷同,吴克敬的这篇《户县赋》只有区区205字,可是有192字与李景宁的《户县赋》完全一致。(7月19日中国广播网)
陕西作协副主席吴克敬的一篇《户县赋》,竟与户县作协副主席李景宁几年前发表的《户县赋》相差仅13个字。陷入“剽窃门”的吴克敬,以“县上就这几件事,所以诗会存在雷同的地方”为由,对其涉嫌剽窃的赋做辩解。然而,这样的辩解,很难让人心服口服地接受。吴克敬想脱身“剽窃门”,恐怕还需要做更大的功课。
先说吴克敬的辩解理由,“县上就这几件事,所以诗会存在雷同的地方。”这样的理由,本身就是静止的、平面的,丝毫站不住脚的。户县,从百度上查悉,其在新石器时代到新中国成立,都有可圈可点的历史史迹。这么久远的历史,以任何一个时代为重点,采撷任何几个重点进行赋词,都可以把户县写得有声有色、源远流长、绵亘不断。非得纠结于与李景宁相同的桥段为户县“强说愁”,是英雄惺惺相惜、思维相同?这样的说辞,无非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辩解罢了。
再从吴克敬之前的一些行为来看,其涉嫌剽窃之事,也令人为其担心。吴克敬曾经将发表的旧作再次投给媒体,因此还受到媒体的公开批评。既然媒体都这样在乎,吴克敬为什么还“炒冷饭”再次投稿,原因只有一个,即他自己可能江郎才尽,但又不甘寂寞,又惮于被别人说其没有作品,不配当作协副主席,抑或者其本身就是位“南郭先生”,为了装装门面,而旧作重投,剽窃他人作品。
当抄袭门、能力不足引发的“名利门”,不时地出现在文联、作协这样的文学创作者队伍之时,抄袭、炒冷饭就有了可以解释的空间了。
文学创作者,特别是被称为“文学家”的文学创作者,往往珍视自己的声誉,对自己的文学风格、造诣有一种精神上的捍卫。宁愿无作品,也不剽窃抄袭,身陷“文抄公”之恶名。吴克敬应该好好躬身自省了。既要切实提升自己的文学创作水平,又要好好修炼自己的文学操守,不要为抄旧赋强说愁,否则,将面临被《著作权法》追究的可能了。而吴克敬所在的作协,是否也该查一查吴克敬到底有无存在抄袭行为,如有,就应该对其进行严厉的惩处。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