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7月15日上午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宏观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国民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逐步回暖,呈现缓中趋稳、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7月15日)
对于上半年中国经济答卷,多数机构与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要好于之前预期。尽管上半年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但在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以及相关改革措施共同推动下,一季度与二季度的GDP增速都保持在7%,而比增速7%更值得关注的是,经济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升。
虽然当前经济企稳的根基还不牢固,但综合上半年积极变化和其他积极因素来推测,下半年经济增长“后劲”更大。
其一,上半年经济回暖迹象为下半年进一步向好打下了基础。二季度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逐月回暖走势,比如,6月份出口增长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与消费增长连续两个月回升……尤其是,经济结构与经济质量的积极变化,将会成为今后经济健康向上的推动力。过去多年,虽然经济高速增长,但却是工业主导的粗放式发展,消耗了资源,污染了环境。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49.5%,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都明显提高;同时,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9%。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将会可持续增长。
其二,民生改善将会成为增长“后劲”之一。比如,上半年居民收入同比实际增长7.6%,快于GDP增速,这有利于拉动消费增长。再加上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半年工资“普涨”,各地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相信更多人愿意去消费。当然,有关方面还需要为消费力释放创造有利环境,如有效治理各种假冒伪劣等。
其三,改革红利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虽然上半年非公经济、民间投资的数据变化折射出简政放权、打破垄断等改革措施取得积极成效,不过,坦率地说,与企业的期待还有很大距离,与决策者预期的改革效果也有差距。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简政放权等改革措施早日落地,让企业和民众真正分享改革成果。
另外,还有很多积极因素推动经济继续向好。比如,央行日前公布的上半年金融数据显示,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有利于企业轻装上阵。一线、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开始升温,将会带动家电、建材等多个行业发展,“双创”等行动对经济也有推动作用。而且,上半年CPI同比涨幅1.3%,也为下一步货币政策放松留下空间。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判断下半年经济增长有“后劲”,全年GDP增速或有可能略高于7%。当然,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速的同时,还要继续关注经济增长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很多国企中存在的各种违规违法现象就会影响到企业效益以及国企对宏观经济的贡献;地方财政过度依赖于卖地收入就会阻碍经济制度创新。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增长的“后劲”关键在企业在市场,活力能否充分释放,在于改革能否让市场真正决定资源配置。因此,一方面需要完善各种制度,约束公权力对市场的不当干预;另一方面,市场“守夜人”也要对影响公平竞争、损害市场健康等问题严格依法查处,即经济稳定增长也需要“法”与“治”的力量。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