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望部委落实文件,李克强追问:哪个部门。7月9日李克强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有省长在发言中说,希望有关部委能切实落实国务院有关文件的精神,继续保留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李克强听出弦外之音:“这个事要讲清楚!哪个部门没有落实国务院文件?”他当场追问了好几遍。看到这位省长面有难色,总理转而对参会的各部委负责人说,中国要继续扩大开放,要继续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资地,就必须落实已经修订过的国务院相关文件,要为稳增长保驾护航,巩固经济趋好形势。(7月12日《新京报》)
这位省长当着总理的面“发牢骚”,说明“有关部委”不负责任的做法,确实给地方上的工作带来了不少困扰,让他着急上火。可是,面对总理的再三追问,他却面有难色、三缄其口,并未直接点出“有关部委”的名字。这其实不难理解,地方上的工作要想顺风顺水,很多时候都离不开部委的大力支持。省长敢公开提出问题,已经算是勇气可嘉了。
实际上,该省长是在提到“吸引外资的优惠政策”时说这番话的,涉及到的部门虽然不是一家两家,却已圈定了范围,稍加了解便能“精准定位”。并且,省长在会上不当众说,不意味着会后不会继续反映。而总理在会上没有追问出结果,会后或许还会继续追问。说不定,那些存在落实国务院文件不力的部委负责人,也已经在“对号入座”、怵然而惊了。
再好的文件和政策,都要不棚架不梗阻、切实落实到位,方能充分发挥作用。否则,不仅收不到出台政策的预期效果,还会影响到文件的权威性和政府部门的公信力。这说明,时至今日,在一些部门和一些工作人员身上,官僚主义作风依然存在。
要想做到政策在层层落实当中不棚架、不走样,就要把责任追究贯穿于工作落实的全过程,将督查、问责、约谈等制度规范化、常态化,建立起严密的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哪个环节“卡”了壳 ,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哪个部门出了问题,就追究哪个部门的责任;哪个人的工作没落实,就追究哪个人的责任。有了责任追究,干部就会常思落实之责,常谋落实之策,常抓落实之事,常求落实之效。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