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企业排放超标,不管是谁,都直接公布,罚款。不要向我汇报,因为跟我汇报后,我会想到发展。虽然我坚定不移,但我怕我有心软的时候。”7日上午,在陕西团开放日上,陕西省省长娄勤俭表示,陕西发展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不能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3月8日《京华时报》)
作为经济欠发达省份的领导,娄省长特别关注发展无可厚非。省长能够如实吐露自己在发展问题上的真实思想,更是难能可贵。透过他的话语,人们再次看到了GDP论英雄的尾巴,也不禁想要再追问一句:社会发展进步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誓言,究竟是说归说,做归做,言行不一,还是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付之行动、追求实效,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答案无疑是后者,但是琢磨娄省长的话,还是让人有些心里不托底,真的很担心具体行动中跑调走样。
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无数事实一再告诫人们:破坏自然、掠夺自然,就是破坏自己、掠夺自己。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与珍爱自然、延续自然结合起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生存空间,用生态文明的力量托起“美丽中国”。
应该说,陕西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的状态人所共知,同时陕西也是能耗大省,陕西的煤炭消耗量是8000万吨,治污减排压力非常大。此外还有黄标车淘汰,工业排放限值,秦岭10公里内不再新建工厂,等等。可以说,陕西生态文明建设任务并不轻松。
既然治污减排任务繁重,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要拉满弓,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坚持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道路,“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让人多少有些遗憾的是,娄省长一想到发展,对治污减排就会有心软的时候。省长若心软,生态很危险。因为省长一心软,就有可能法下施恩,就有可能高抬贵手,就有可能欺上瞒下,就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终不了了之,其后果必定是耀眼GDP的背后,却是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百姓利益的严重受损。“几位干部出政绩,子孙后代吃恶果”:经济发展了、资源却破坏了;城市靓丽了、空气却污浊了;百姓富裕了、差距却拉大了;蛋糕做大了、幸福却降低了……公众是最终的受害者。
生态文明是中国转型发展大势所趋,也是人民过上更美好生活的民心所向。其实,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作为地方环境保护的第一责任人,省长应该是理论上清晰、道理上明白、思想上坚定、方案上明确,那么,为什么一想到发展,就“心软”底气不足了呢?关键还是政绩观上存在偏差,仍然抱着GDP论英雄不放。一些领导干部仍然自觉不自学地把单纯追求GDP增长作为主要政绩,致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了“以GDP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成了“GDP是硬道理”,一切工作围GDP打转,一切指标唯GDP是瞻,GDP至上。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人民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了。习总书记的明确表态,预示着以GDP论英雄的时代即将终结,而破除GDP积弊,则是一整套系统完善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使之真正成为选人用人是最有效的“风向标”。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