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西安市长安区一所救助站大楼一层和二层变成豪华会所,此事被曝光后引起社会关注。经营性场所与民政部门下属机构“混搭”,让人无法接受。
救助站本是公益设施,应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而,救助站大楼中办起了豪华会所,本质上是化公为私。
近些年,类似情形屡见不鲜。一些地方投巨资扩建火车站、汽车站、机场,规划书上白纸黑字写着扩建是为了改善公共服务,设计图上也一清二楚地显示着服务空间的拓展。然而,投用之后,公众发现拓展了好几倍的空间并没有用来改善公共服务,而是出租给了大大小小的商家,车站机场坐收租金,当起了房东。一些公立医院,普通病房爆满、患者不得不暂住病区走廊的同时,“豪华病房”里却是一堆医生护士围着一个“VIP客户”转,公共资源被挤占,这也是公共资源“部门化”。
事实证明,公共资源部门化之后,那些灰色收入或进了“小金库”、成了吃喝款,或变成了奖金福利,甚至一来二去还慢慢地进了少数人的腰包。有效杜绝公共资源部门化,不仅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也有利于反腐倡廉。(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奚旭初)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