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千万外来务工群体在为深圳的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南都记者日前从深圳市总工会获悉,其曾主持的一项“深圳新生代农民工生存状况调查”显示: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大多数没有务农经历,一年也难得回一趟农村,渴望城市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农村回不去,城市又难以融入,不少外来务工群体都存在身份认同危机。(7月6日《南方都市报》)
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与被动局面,一是来源于父辈的“传承”,目前正挣扎于“农二代”的标签束缚,期待通过自身的勤劳与苦干,实现“与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愿望,但理想与现实形成落差,处于焦虑与困惑状态;二是来源于相关政策制度的“阻断”,尤其是大城市与特大城市的有形与无形“门槛”依然很高,即便可以“身在曹营”,甚至有机会留在城市,但融入成本高昂,就很多人来讲难以承受与不堪重负。
新生代农民工迎来返乡创业的政策机遇。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推动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意见》要求,既要保证返乡创业人员平等享受普惠性政策,又要根据其抗风险能力弱等特点,要及时将返乡创业农民工等人员纳入公共服务范围。及时将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创业人员纳入社保覆盖范围。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上有着“改变命运”的基因,一旦创业热情“被点燃”,无疑会给“大众创新、万众创新”带来新天地。
新生代农民工要成为“创时代”的主人,成为“众创空间”里的主角,要敢于当“创客”。从知识结构上讲,新生代农民工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并且从城市生活中得到启发与鞭策,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业的熏陶,这是一个积蓄能量的过程,一个量的积累过程。政策的鞭策与激励必将逐步产生效果,量身定制的返乡创业政策来临,可以让新生代农民工渐渐淡化身份认同的渴望,增添放手一博的激情。
新生代农民工站在政策的风口起飞。农村的电子商务正在进行大布局,“互联网+农村”的时代即将到来,这既是政策机遇,也是现实商机。当然,返乡创业不必局限于电子商务,千万不能形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应该形成“条条大道通罗马”。创业离不开创新,这里的创新包括观念与思维的创新,路径与渠道的创新等。值得提醒的是,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需要“激情与速度”,更需要“理性与步稳”。
(李云,中国网时事评论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