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妈妈有点儿紧张。6月17日下午,荷兰“牛栏”婴儿配方奶粉的制造商发布公告,称其目前在荷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该品牌奶粉存在“错装”问题,婴儿误食会引起过敏甚至导致死亡。记者走访厦门市场发现,多家超市和母婴店也有销售该品牌婴儿奶粉,但对于“错装”一事商家均称“不知道有这回事,也没接到任何下架和处理的通知”。(6月23日《海峡导报》)
荷兰奶粉出现“错装”,中国妈妈为何“紧张”?其一是“海淘”成风和“消费迷信”之下,像国外知名品牌奶粉这样的商品,往往会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国门;其二则是“牛栏”婴儿配方奶粉的制造商称,该批专供早产婴儿食用的配方奶粉,由于外包装罐的标签错误,“变成”了是专供对牛奶过敏孩童的特殊配方奶粉。如此,一旦对牛奶过敏的婴孩食用了这批“错装”奶粉,后果很是堪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按理说,保障消费市场的食品安全,容不得丝毫马虎与懈怠。但也难怪咱们的一些媒体似乎“未卜先知”,在获悉荷兰知名品牌奶粉“出事”之后,很快就“顺藤摸瓜”,挖出了国内不少商家“不知情,没通知”,且仍在上架销售的后续新闻。其原因是,一方面类似现象可谓已屡见不鲜,另一方面,这种怪象的背后,再次折射了咱们食品召回的屏障机制,仍显疲软和乏力。
食品安全无小事,而“问题食品”或“有毒食品”等,却又不可能保证完全从市场上绝迹。那么,亡羊补牢也好,把损失和危害降到最低程度也罢,建立反应灵敏、行动迅速的问题食品召回制度,就是发现食品质量存在缺陷之后,必须跟进的一项补救措施,也是防止问题食品流向餐桌、进入嘴巴的最后一道保护屏障。
“没接通知”再证食品召回屏障之软。厦门市场仍有不少商家在销售存在“错装”问题的荷兰奶粉,这是引人关注的新闻,更是发人警醒的“旧闻”。食品安全领域频频拉响警报,企业的道德底线和政府的监管力度,都成为公众的拷问对象。有论者早就指出,从已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虽然部分人员确实存在失职、渎职行为,但法律法规对于如何判定监管部门是否履职到位,缺乏明确界定。每次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后,监管部门“理直气壮”地把矛头指向肇事者,但监管部门和监管人员的失职却易被忽视。
监管是否到位,保障有不有力,像国外知名品牌奶粉已发“错装”警讯,而国内销售商家还称“没接通知”的常景,其实就是食品召回屏障之软的差距证明。在这方面,若论“它山之石”,美国食品监管改革的要点之一,就是授予美国药管局强制召回权,可以直接下令召回而无需要求生产厂家自愿;在英国食品标准署网站上,可以查询到问题食品的召回信息,包括食品生产厂家、包装规格和召回原因;对于不合格食品召回,德国食品安全局和联邦消费者协会等部门联合成立了一个“食品召回委员会”,专门负责问题食品召回事宜,并按肇事商家的问题性质和召回反应,确定代价不菲的赔偿金额。
召回制度当然不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唯一屏障,但这道屏障的严密有力与否,却是提振公众消费安全信心的重要底线和基石。打个不甚恰当的比方,假如这次是中国出口的知名品牌商品爆出可忧“错装”消息,监管严密的国外商家,会有多少以“没接通知”而照卖不误呢?(司马童)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