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人的“互联网+”生活:网上尽享医疗教育便利

2015年06月18日 11:20   来源:齐鲁网   

  齐鲁网6月18日讯九曲黄河蜿蜒而过,一次又一次的见证油城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到人均GDP不断上涨,从日益完善的城市设施到全国文明城市的冠名……说不完的可喜变化,道不完的城市发展。现如今,随着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大规模运用,“互联网+”以崭新的姿态莅临东营大地,教育信息化、医疗信息化、交通信息化……无形的网络连起了千家万户,信息之花香飘四溢。

  教育信息化 促进教育均衡

  “以前上师范的时候‘微课’刚刚兴起,没多少人知道这些新概念。现在像‘慕课’、‘翻转课堂’、‘空中课堂’这类名词已经成为挂在老师们嘴边的常用词了。”市实验中学某老师的话说出了现如今很多老师的心声。

  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东营市启动了以视频公开课录制为起点的本地资源建设工作,面向各级教学名师、教学能手征集优秀视频课例。通过云录播平台的“直播约课”和“网上评课”功能,该市实现了优质视频资源网络直播与点播,冲破教与学“围墙”。

  为了有效实现教育资源的汇聚共享,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我市投资230余万元,引进了万方数据中小学数字图书馆、仿真实验室、全国教学资源平台优课网、21世纪教育在线题库、电子课本等优质资源,有效改善了全市教育资源建设和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并规划投资7700余万元,建设市县两级数字化校园网络数据中心,通过完善多媒体教室、数字阅览室等教学设备,促进城乡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实现“一名优秀教师授课,全市学生都能收看”的视频网络直播、点播。

  “从事了一辈子的教育工作,现在的教学是越来越‘洋气’了。‘数据流’引入课堂以后,老师们的信息化素养明显提高了不少。”河口区一位农村学校教师这样说道。不只是河口区的教师,我市三县两区的教师都感受到,东营市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使他们步入了“摩登时代”。多数学校已经实现了“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班班多媒体”的整体贯通,多媒体网络手段向课堂教学延伸取得了显著成效。

  医疗信息化 畅享优质资源

  “现在拿着医生开的病例,都能看的懂了。因为都是网上操作,我们拿的就是电子打印版,医生方便快捷了,我们也不会看不懂闹笑话了。”拿着医生开好的单子,正准备去拿药的年轻小伙小李开玩笑的说。

  据了解,我市积极应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转变医疗服务模式,惠及广大群众。目前,“互联网+医疗”模式已在远程医疗服务、“网上医院”、业务协作、电子查房、电子健康档案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推进,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互联网+远程会诊”,是信息化惠民的成果之一。市人民医院已与山东省立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目前,已为1696例患者实施了远程医疗会诊。今年,市政府把建立以市人民医院为区域医疗中心的网上远程医疗服务系统列入市政府“2015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据介绍,市人民医院已与解放军总医院签订了网上远程会诊协议,与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的合作事宜正在洽谈中,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中心为核心,向上与北京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学中心、山东省立医院远程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合作对接,向下与各县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系统、乡镇级医院远程医疗服务系统进行合作对接,从而形成五级联网的区域医疗信息化体系。市二院与解放军总医院、武警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等多家知名医院签订了远程会诊协议。

  我市积极构建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构建“互联网+电子档案”。目前,全市已规范建立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168.09万份,电子建档率达到82.3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门诊医疗和住院模块已在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接并运行,实现了门诊、住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信息共享,使电子档案成了“活档”,极大的方便了城乡居民看病就医。2014年辖区内动态使用电子健康档案97.42万份,动态使用率57.95%。全市已实现县域内县、乡、村三级数据平台共享。

  此外,“互联网+网上医院”、“互联网+医疗管理”、“互联网+医疗帮扶”、“互联网+微导诊服务”、“互联网+孕前优生检查”,一个又一个的新名词,展示了我市医疗信息化惠民的成果,更彰显了“互联网+”的活力和魅力。

  平安信息化 守护全城平安

  2014年11月22日2时49分,一辆车牌号为鲁EQ06**的面包车在漆黑的夜里开进了垦利汇丰馨园小区,垦利县公安局社区智能“云平台”收到感应立即启动,借助自主研发的车辆嫌疑指数“积分预警”数据模型,与省公安厅警务千度云平台进行远程碰撞对比,0.4秒的时间比对出此车牌照应为一辆东风小型货车。异样的情况引起了值班人员的警觉,民警分析此套牌车辆很有可能是进入小区作案,指挥中心指令派出所民警进行侦查,15分钟后,民警在小区内将正在盗窃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

  这是发生在垦利县的真实案例,也显示出了我市视频监控的最新技术进展:从大海捞针一样的传统方法排查犯罪线索到现在的“秒杀”犯罪行为和对犯罪企图预警。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投入3000余万元开展大数据警务云建设,完成了26个系统数据迁移,整合公安内部信息资源63种14亿条,采集社会信息资源18类2500余万条,完成了全市847处小区、交通卡口和4000路高清监控联网。撒下“天罗地网”为城市和居民安全保驾护航。

  从2010年开始,我市连续将视频监控建设列为全市“民生工程”,在组织领导、规划建设和资金投入方面对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予以全力保障,下大力气开展了“电子监控平安城”工程,积极打造电子平安监控社区、电子监控油区、电子监控乡镇、电子监控村等,实现了“路路有卡口、村村有监控”的视频动态全覆盖。

  此外,在全市范围内,先后筑起了“环城视频卡点堵截网、街面视频监控网、社区(农村)监控网、油区视频防控网、单位内部自防网、边海防监控网、高速公路监控网”7张“天网”,实现了“路路成线、片片成网”。

  家住东城富海小区的王女士说:“我们小区一进大门口就会有摄像头拍照,一开始我们都以为这是对车流量的监控,没想到是我们小区安装的治安视频监控,这多了一只眼,我们的安全多了一份保障,想想都觉得在这里住的安全又舒坦。”

  随着“互联网+”观念的普及,数据开始为全市人民跑腿,通过网络这只“无形的手”,市民们省去了麻烦,享受了资源共享带来的优质服务,感知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开启了移动信息化的新生活。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