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群现象:妥协还是无畏

2015年06月18日 08:00   来源:长沙晚报   文峰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一则名为《不合群》的廉洁微小说:当厅长后,别人送土特产,他坚决推辞。好多人说他不合群,他也感觉别人疏远自己。老伴开导他:“土特产值不了几个钱,人家就是联络下感情。”“爸,您没当厅长时,也没见他们给送土特产。”儿子一旁插话。“对!收土特产,就能收金项链。我不合群,但我活得坦然!”

  这则微小说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因为从现实情况来看,歪风的形成,以及很多腐败问题的出现,似乎就是从相关的选择开始的。小说中所说的“不合群”,其实就是一个人在潜规则面前做出独立的选择之后出现的衍生现象。这种潜规则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实际上是社会局部运行的不成文规矩。

  透过一些地方的“塌方式”腐败案例,我们可以对这类现象进一步解剖。在这些案例中,有些落马官员把自己的问题归咎到为了“合群”上,他们认为自己腐败的起点就在于:吃饭喝酒,过节收礼,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如果不收,就是不近人情,就会不合群,就会让人不信任,继而产生隔阂。

  毫无疑问,官员贪腐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人。因为,不管贪多贪少,如果一个干部要贪腐,他可以找到很多种理由。相反,如果一个干部想清廉,他只需一条理由:自己是党员,国家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已经足够多了。他们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也就不会在潜规则之中遗失自己的原则。他们不会把吃请、收礼当成必要的人情往来。

  不过,在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原则性如果过强,有时也确实可能会遭到一些人的排斥。甚至,这样的人在做事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阻力。仍以官员为例,擅长改革攻坚的“狮子型”干部可能个性鲜明、说话直接、雷厉风行,可在有的地方可能就会被认为“不会做人”。如此,他们在推荐选拔干部时也可能得票不高。

  可以说,各行各业或多或少地存在类似的“不合群”状况。那么,是服从潜规则还是恪守自己的原则,成了很多人面临的一道考题。考试,别人都在作弊,我要不要“合群”?晋升,别人在向领导阿谀奉承,我要不要“合群”?开车,别人在闯红灯,我是等绿灯,要不要“合群”?这成了不少人的心灵困惑。

  其实,既然“合群”背后是一种潜规则环境,我们就必须对其去尘除垢,除掉困惑的根源。而就个人而言,合不合群,实则是一道关于妥协还是无畏的选择题。也就是说,人什么时候妥协,什么时候无畏,是要分情况的。在大是大非前,哪怕不合群也要坚定地选择无畏,不能因为明哲保身、维护个人利益就放弃自己的底线。否则潜规则就会横行,社会风气就会更加败坏,人们的困惑也会更多。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