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不仅作用于销售平台 还将上溯到产业链上游
齐鲁网:目前,有很多传统行业在向“互联网+”迈进中,主要还是集中在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拓展上,比如开设官方网购平台、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模式等。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深入,除了这些销售渠道以外,它还会在哪些层面对企业产生影响?
孙晶:我觉得企业有一个互联网的销售平台是很重要的,刚才说一定要把握互联网的特性,三个重要方面一定要满足。但是销售渠道仅仅是互联网大数据对经济推动作用体现的一个方面,其实更重要的是,从销售的终端,它可以上溯到产业链的上游,也就是说为什么掌握销售终端数据的公司,现在很棒,因为它占有了很重要的资源,它了解你的购买习惯、购买历史、购买记录,有的公司是做销售平台、有的是做搜索平台,有的是做引擎,都会留下你的喜好。这些经过数据分析,都是可以挖掘出你的消费取向以及你对某些产品的偏好的。所以掌握了这些大数据,实际上让企业在生产安排、产品设计、功能设计、外观设计等方面,都成了有切实可靠依据的企业行为。这样企业在市场当中会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所以我觉得企业一定要在市场中给自己定好位,你如果是一个制造型的企业,今后随着深入发展,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应用,实际上企业制造会倾向于全定单式的私人定制,越来越普遍。企业有没有能力从事定制,如果是数据分析的公司,就能够把数据卖给别人,这也是企业创造的价值,也能够成就自己。同理,不管是制造公司,还是制造智能工厂的公司,还是应用智能工厂来进行智能化生产的公司,都要找好自己的定位。另外还有非常成功的是,像当年挖金子一样,可能成功挖到金子的人还没有出现,服务于这些挖金者的服务行业已经挖到了第一桶金。
山东在互联网+“风口”应明确规则顺势而为
齐鲁网:通过刚才孙处长介绍,我们知道,随着“互联网+”的深入,这个概念将会切切实实影响到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重要性不言而喻。“互联网+”对于省际经济发展而言,同样意义深远。近年来,山东积极推进“转调创”战略,发挥创新优势,加快转型升级,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山东经济发展要实现站在“互联网+”风口顺势而为,还需要着力做好哪些工作?
孙晶:说到“互联网+”的风口,我们希望站到这个风口上的时候,是雄鹰,是鲲鹏。在互联网初期,过去的电商只要是没有明确禁止,它是可以通过市场运作自发发生发展的,但是到了大数据阶段,政府需要做一些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制定国家、地区、区域性的发展战略的原因。像2010年美国出台了规划数字化的未来这样一份美国国家总统科学委员会给总统和国会提交的报告,可以说它是一个国家把大数据确定为国家战略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之后,英国、法国、韩国和新加坡等也都相应出台了自己的研究计划、重大项目计划和资金支持计划,都显示了对大数据的高度重视。澳大利亚是发布了一个叫做公共服务的大数据战略,因为它觉得市场行为是通过市场自己来发展发育,但是作为公共服务,它就会出台国家的一个战略。我们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因为大数据牵扯到有一些公共数据的开放,怎么样恰如其分的既能够保护公民隐私,又能够使它在经济社会发展当中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大家所利用,就需要我们应该是制定一个区域化的大数据战略。
从国内来讲,广东省在2012年底出台了本省的大数据战略,上海市也有一个大数据三年研发计划,贵州和陕西已经有自己的大数据的产业园区、科学园区,所以我觉得我们山东省制定一个大数据的发展计划也是非常必要。这个战略应该在几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包括大数据的整体规划方案、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机制、关键技术难题的攻克机制、对企业是否有一些支持的措施等,最重要的是公共数据的开放规则和数据交换交易平台的规则、数据的收集和交换的标准等这一系列的问题。(4月23日齐鲁网,记者王鹏、赵国徽)
(责任编辑:周姗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