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性服务业是直接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服务行业的总称。促进生活性服务业健康发展,提高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是有效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服务需求的现实需要,对于扩大消费需求、带动就业创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生活性服务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势头,呈现出下述一些发展亮点:
一是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伴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专业化分工程度深化、新技术的突破和信息化的推进,我国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和新兴业态,具有代表性的有网络零售、快递、移动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健康服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教育等。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我国网上零售额达到27898亿元,比上年增长49.7%,网络零售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创造了“双十一”等新的消费时点,还带动了导购服务、数据分析、电子商务代运营服务、第三方支付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二是增长质量上台阶。近年来我国餐饮、住宿、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积极调整转型,逐步走出低谷,增长质量迈上了新台阶。以餐饮业为例,餐饮消费回归理性,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大众化餐饮需求旺盛,特别是一些有品牌、有特色的中档餐饮得到消费者欢迎。目前,我国大众化餐饮已占餐饮市场的80%。随着城乡居民生活节奏加快以及消费观念的改变,大众化餐饮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
三是服务创新步伐加快。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产品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标准化的服务要素组合起来,满足消费者灵活多变、时间碎片化的需求。同时,企业更加注重增强消费者体验和参与度。以旅游业为例,微信、微博、点评网站等即时通讯工具已成为旅游企业广泛使用的新平台,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出游体验。
总体上看,我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部分行业的服务供给能力和质量亟需提高,发展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当前尚存在一些制约我国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和问题,比如,行业标准有待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发展不足,企业经营成本持续增加,生活性服务业税费负担较重,企业融资难,连锁化经营受限,等等。这些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行政策创新加以解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建议进一步优化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生活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升级。
第一,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放宽市场准入。完善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登记注册制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破行业和部门垄断,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生活性服务业投资和发展。减少交叉监管和多头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在减少微观管制的同时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加强知识产权和品牌保护,规范市场竞争秩序。推进行业标准化建设,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三方联动作用,形成较为完备的行业规范、标准体系,覆盖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建立诚信体系,在家政、养老等领域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和从业人员信息库,促进企业规范化经营,提高服务质量。完善互联网环境下的市场管理机制和市场竞争秩序,规范网络经营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第二,促进转型升级。着力解决服务层次偏低、服务功能偏弱问题,由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向提供高品质消费服务拓展,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加强政府引导,鼓励企业公司化、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支持企业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简化连锁经营市场准入手续,强化总店管理责任,实现连锁门店形象标识和风格、经营模式及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服务质量的统一。鼓励以资金、资源为纽带实施跨区域兼并重组,提高产业市场集中度,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进一步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建立从业人员薪酬与职业技能挂钩的工资机制。
第三,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探索有利于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对生活性服务业实行较低的增值税税率。对部分具有公益性质的生活性服务业,实行税收优惠。开展“正税清费”,公开收费标准,严格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创新对“轻资产”行业的信贷政策,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积极建设城市(镇)15分钟便民服务商圈,完善社区综合性生活服务中心,增强便利化和综合功能。完善城市最后一公里末端共同配送网络,提高居民生活便利度和规范服务水平。
第四,培育生活性服务业新增长点。结合未来服务消费需求向节约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的新趋势,鼓励服务创新,创造更多新的市场需求。同时,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中高端服务需求。
第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推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自贸区战略,大幅减少服务贸易限制,扩大生活性服务业的开放领域和范围,吸引外资更多地进入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发挥外资企业在品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行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引进外国风味餐饮、外资零售店铺等在国内发展,鼓励和支持有实力、有品牌的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来有为 刘 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