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律”提升抗风险能力

2015年05月14日 10:42   来源:法制日报   安新华

   “互联网+”的发展乱象已经频繁触及法律底线,“互联网+法律”的探索正当其时。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简而言之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事实上,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全面进入“互联网+”的模式。手机聊着微信;京东、淘宝购物;支付宝转账、买基金;世纪佳缘找对象……各行各业都在尝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然而,中国的“互联网+”产业从诞生起,就一直在粗放无序经营的模式中高速扩展。现有的发展模式将会给整个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而“互联网+法律”的应用可以有效解决当前“互联网+”产业发展瓶颈,真正实现“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

  首先,“互联网+法律”是提升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能力的最佳手段。互联网企业往往运营随意性大,管理与决策均较自由,业务缺乏制度规范,通过法律手段可以帮助企业迅速建立起现代企业运营制度体系,让各项工作按照规范进行,并有效控制由于运营不规范导致的各项风险。

  对于企业已经出现的各种风险与问题,法律手段一样可以帮助企业从容应对。企业运营出现的借款违约、合同纠纷、人员纠纷、广告纠纷等问题,如果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演变为法律诉讼,最终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争议。此外,法律风险发展到最极致就是刑事法律风险。就互联网金融产业而言,非法集资、吸收公众存款、诈骗这三大刑事法律风险是互联网金融企业运营的红线。如何能够有效避免触及红线也是法律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这是“互联网+法律”不可替代的重要原因。

  第二,“互联网+法律”可以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实现有效连接,提高互联网企业的竞争力。“互联网+”更为切实的表述应当是互联网+法律+各个传统行业,法律成为保障和实现互联网线上经营与线下经营的行为与规范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的重要环节,使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实现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过去20年,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成功让一些互联网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法治轨道,从阿里对工商总局市场监管的反映就可窥见一斑。但是,互联网不是一块脱离了现有商业规则与监管的飞地,而是线下实体经济的一种延伸。实体经济的所有法律规范都适用于互联网经济。用法律将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业有效连接起来,让互联网产业走法治化发展的道路并不会扼杀创新。恰恰相反,法治化道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和激励创新。有了它,优秀的电商就不必担心再被低价售假的侵权电商欺负了。

  随着法治化的不断完善,国家还会出台更多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与实施细则,今后“互联网+”产业的法治化运营会更加顺畅,未来“互联网+法律”将重塑传统互联网产业,为新兴的“互联网+”产业提供发展规范,去粗取精,让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能够脱颖而出。

  第三,“互联网+法律”对传统法律服务本身也是一次升级,将推动法律服务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大大拓展法律服务的广度、深度及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以北京法律服务市场为例,2014年全市24390位律师分布在2000家律师事务所中,其中94%以上是50人以下律师事务所,行业集中度很低,很难形成专业化优势。另一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等,大量法律服务需求却陷入找律师难,找合适的律师难上加难的困境。

  “互联网+法律”作为法律服务的2.0版应用,将彻底改变既往的法律服务方式。律师们可以构建更加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便捷的网络平台又使得真正的专业律师能够被人们迅速发现和识别,万金油式的律师越来越没有市场;不同律所、不同地域的律师可以在互联网上突破空间限制,实现业务合作,在具体业务领域形成规模化服务优势;法律服务的规模化发展又可以进一步降低服务成本,使得普遍化服务成为可能,让人们可以用更低的成本获得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试想,如果掏出手机,点开一个APP,就能随时随地获得专业法律服务支撑,整个社会的法治化进程必将加速,社会运行也将更加规范有序,“互联网+法律”在实现自身法律服务模式创新发展的同时也成为了推动产业发展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变革力量。

(责任编辑:周姗姗)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