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因果下的留美博士后之争

2015年04月28日 07:14   来源:红网   张松超

  这两天这则新闻特别火:一留美女博士后,当地最有名的学霸,从初一起一路被保送,在北京最好的一所学府读到博士后,去美国一所著名大学又拿了个博士后,但双博士后的她最终被两个高壮的美国警察押解遣返了回来,没有行李,只有一盒治疗精神分裂的药。

  看到这则新闻,舆论中不少声音都认为这位女博士后是“读书读傻了”、“高分低能”,等等,紧接着就开始批评中国的教育体制,或者借机阐发“读书无用论”;在舆论的另一面,反驳者的观点则是,一个极端的个案得不出普遍性的结论,就像衡水中学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也没见几个学成精神分裂的,反观昨日不少媒体刊登的评论,都是这样来论证和反驳的。但对我来说,我肯定不同意前者的观点,却也不赞同后者的论证逻辑。

  逻辑学上有一种逻辑关系叫假性因果,即把两个没有必然关系的事物硬生生地扯在一起,给人一种因果联系的错觉。而在这则新闻中,假如我们认真细致地通读全文的话,应该不难发现,文中从来都没有一句事实判断——女博士后的精神分裂是由学习造成的。通篇文章呈现的信息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介绍女博士后的学习经历等基本信息;再者就是说明她精神分裂的事实,但不少人就想当然地把这两者当成了因果关系。

  那么女博士后的精神分裂真的就是学习造成的吗?我看未必吧!显然,这样的认知,其实否认了孤独、社交困难等表现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疾病,把一个小概率发生的正常现象,主观性地归结为其他原因。殊不知,人际交往困难,行为模式刻板仪式化,兴趣爱好局限特殊这些表现,实际上属于孤独症谱系障碍,罹患概率极低,但原因还尚且不明,就此把原因归结为学习,显然犯了假性因果的错误。

  假性因果之所以有市场,不仅是媒体人为吸引眼球而进行的有意误导,根本上还是因为这些话题,迎合了公众对现实当中某些领域不合理现象的厌恶情绪。就像这则女博士后交际困难的新闻,就是在人们对应试教育体制痛斥的土壤中孕育出来的,有了这样一种固有的刻板化认知,一旦出现类似的话题,不少人便不再去关注具体的信息和事件,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层面的抽象批评和情绪发泄。

  其实在舆论场中,也不乏假性因果的案例,它总能因现实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发酵成为一个公共话题,这位留美女博士后社交障碍的案例,实质上就是给某些特定的行为贴标签,而这些标签可以是高学历,亦可以是“公务员”、“老人”等有争议的身份。所以,很多时候人们对个案的批判能否成立,已经不在于个体不能代表群体了,而是这一个案本身的逻辑能否成立,亦即批判对象的行为与原因有无逻辑必然性。

  回到留美女博士后社交困难这一新闻,确实很有必要厘清,造成当事人社交障碍的原因是什么,应试教育体制确实应该被批评,但要明白,价值判断要想有意义,前提是必须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之上。所以,当我们在借助留美女博士后的个案,来批判教育体制或者抒发个人情绪的时候,还请让事实判断先行。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