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别代表、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和领衔“总统贸易代表团”的商务部长普里茨克最近相继访华,在不同场合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同时承诺以积极的态度与中国一起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从上月举行的“选择美国投资峰会”来看,美国地方政府也各显神通,通过设立中国业务代表处、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派遣招商引资团、加强研发合作等方式吸引中国投资。
美中不足的是,在正在进行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中,美方所列负面清单中的一些内容令中方感到“不舒服”。中国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解释了原因:美方在负面清单中列举了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三项,但对此均不作定义,并且在中方在美投资、经营的任何阶段,美国行政当局都有权中止项目,产生的成本由投资人负责。联想到此前中国企业在美并购投资屡遭“外国在美投资委员会”(CFIUS)叫停,不舒服的感觉更加强烈。
上面的例子就是当前美国政府对中国投资又“期待”又“恐惧”的真实写照。表面上,这种做法体现了山姆大叔在双边、区域经贸合作中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的一贯作风,几十年前对待日本也是如此。往深了说,美国逐渐接纳中国投资但又戒心难消有三层意思:一是在中国资本努力“走出去”的背景下,美国自然也有意从中分羹,二是囿于二战后形成的世界经济格局,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面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集体崛起心存偏见或固守冷战思维,特别是在重塑国际经济秩序等重大问题上动作迟缓;三是美国尚未充分意识到强化经贸关系这个“压舱石”,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可以产生怎样的贡献。
从道理上讲,中美经济高度互补,在基础设施、能源、信息、环保等领域拥有广阔合作空间,而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更有助于美国经济未来数年确保增长态势。根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9年至2013年,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年均复合增长率约占41%,已成增长最快的FDI来源地。有人估算,如果中美投资谈判协定顺利结束,到2020年中国对美国投资将超过1000亿美元,并可为美国创造33万个就业机会。
正因如此,美国现任商务部长普里茨克本月13日在京表示,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美投资。而她的两个前任约翰?布赖森和骆家辉也都在不同场合有过类似表示。骆家辉的原话是这么说的:“这对美国工人是好事,对美国企业也是好事。”
既然是好事,中美双方就应在增信释疑的基础上共同推进务实合作,妥善管控分歧,而不是以国家安全、公平竞争之名,行保护主义之实,设置各种壁垒阻挠企业之间正常的投资经商活动,更不是借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之机,将有利于己的安全标准、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劳工权利、政府采购规则统统强加于人。
可以确认的是,今后中国政府将重点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把外商投资限制类条目缩减一半”,中国开放的大门将开得更大,市场会更加开放、透明、可预期,各类投资者在中国将享受更好的投资环境。遵循公平、对等、平衡的原则,美国也应考虑放宽对华高技术出口限制,并采取切实措施为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创造便利条件。
(责任编辑:武晓娟)